第十章 大明好岳父(求收藏,求推荐)[第2页/共3页]
想到这里,吴襄又有点抱怨崇祯了。那么好的前提,你仲春份召见的时候如何不说呢?如果三妹仲春就入了宫,老二的雄师早就到北京了……
当然了,现在环境特别!北京即将不守,天子说是南幸,实在就是避祸。内阁和六部这帮人,能逃出多少来都不好说了。再要用内阁票拟和天子批红的体例下达诏令,恐怕也不大合适。
不过单凭朱慈烺一句话,吴襄就把女儿奉上去,也是不成能的……起码在目前环境下是不成能的,如果逃出北都城后,那就没有甚么题目了。
毕竟虏丑是没有甚么水军的,要不然宁远镇的粮饷,如何能够用海运?
并且以中旨为太子纳秀士,也违背成例,多数会遭到内阁的抗议。
可如许的女孩,如何能入宫服侍太子?
吴襄终究点了头,“殿下若看得上小女,老夫自当将小女献入宫中……只是天家纳妃,自有端方,现在事情告急,该如何办才好?”
幸亏朱慈烺的精神还是很值钱的,长得好不说,出身也好,还是大明王朝的担当人。
“督公,臣是左都督的衔,女儿能够入宫吗?”吴襄一边问,一边打量太子,瞥见朱慈烺脸上还是挂着暖和的浅笑,另有一股解除万难的自傲。说实话,真有点心动了。
王承恩看了眼朱慈烺,朱慈烺则冲他重重点头。诚恳寺人狠狠一咬牙,“以是皇后娘娘就想让提督家的三妹进宫,奉养储君为……为秀士!”
“提督,现在是非常期间!”朱慈烺插话道,“朱、吴两家应当一体同心,共渡难关。”
以是朱慈烺就决定打个时候差,先认了吴襄这个岳父,等出了城再办手续——只要拉住吴襄,再节制了护驾出逃的兵马,那朱慈烺就能挑选跟从的臣子了。
太子殿下看着像是大明复兴之君啊!
正妃将来就是皇后,生儿子就是太子,吴襄就是太子的外祖……以是朱慈烺和王承恩筹议的时候,就是要让吴三妹当正妃的。
吴襄愣了又愣。这是甚么意义?如何问起自家闺女了?难不成要给三妹保媒?嫁给谁?周国丈家的公子?
都喊上岳父了……吴襄真是不美意义回绝了。朱慈烺毕竟是大明皇太子啊!
吴襄撒了个谎,吴三妹的未婚夫是祖家的一个儿子,在松锦之战后降清了。
“无妨,”朱慈烺笑道,“本宫自会替岳父老泰山管束三妹的。”
扶正了……可就是皇后啊!
太子殿下有大义名分,但是手头没有一支堪用的精兵,到了江南也不免会被宵小所欺。而吴家手里有3000仆人,用来打虏丑是不可的,对于流寇应当能顶一阵子,对于南边的几个总兵……也许就是黄得功的勇卫营能和自家一拼。别人都不在话下!
王承恩道:“只要提督承诺,便有中旨下达。现在事情告急,自当从简,待车驾到达留都,自会补上大诏。”
“那是天然。”吴襄应对着。
至于流寇,也都在中原、西北转悠,一样下不了江南。
“好!”吴襄笑道,“一言为定!现在是非常期间,下官也不讲甚么繁文缛节了,只要中旨一到,便让小女入宫服侍。”
朱慈烺还在笑,并不是为了袒护心中的惶恐,而是想给将来的岳父留个好印象……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