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岐黄手记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章 脉药相通遣方配伍[第1页/共2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李建国看着她仓促拜别的背影,诊桌上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还冒着热气,药香里混着消毒水的气味,俄然感觉内心结壮了很多。他低头看着处地契,上面“柴胡6g、桂枝3g、干姜5g”的笔迹工致清楚,就像苏怀瑾说的,中医的遣方聪明,藏在这一味味药材的配伍里,藏在一脉脉搏动的玄机中。

“苏大夫,救救我吧。”李建国的声音带着哭腔,羽绒服拉链拉到下巴,只暴露半张蜡黄的脸,“发热整整两周了,白日好好的,一到下午三点体温就飙到37.8℃,吃了布洛芬能退两小时,然后又烧起来,跟定时炸弹似的。”

“先别慌,您这是少阳病,正邪在半表半里交兵。”苏怀瑾指着诊室墙上的《伤寒论》挂图,“柴胡桂枝干姜汤恰是针对这类寒热来往、胸胁满闷的证候。”她从中药柜取出醋柴胡饮片,深褐色的饮片带着淡淡醋香,“柴胡用醋制过,能引药入肝,减少燥性,《中国药典》规定醋柴胡的挥发油含量节制在0.8%,既保存药效又不伤阴。”

小张举着脉象仪靠近,左关位的脉波曲线在屏幕上拉长成细直线:“您看这脉波,又细又长,合适《脉经》里‘弦细如弦,按之不移’的描述。肝属木,脉弦就是肝气郁结的表示,就像琴弦绷得太紧,得用柴胡松松土。”苏怀瑾点头:“少阳病的关头在调和肝胆脾胃,柴胡疏解肝郁,桂枝温通阳气,干姜暖脾,黄芩清郁热,四味药各司其职。”

苏怀瑾放动手中的《伤寒论》,起家时白大褂带过诊桌上的脉象仪,屏幕上的基线悄悄闲逛。她接过病历,指尖刚搭上李建国的寸口,左关脉的弦细感便清楚传来——轻取时如触琴弦,细弱却绷得笔挺,重按稍觉涩滞,如同生锈的琴弦在指下摩擦。“左关属肝,弦细脉主肝郁化热,”她翻开《伤寒论》第147条,泛黄的册页间夹着柴胡桂枝干姜汤的配伍便签,“是不是比来总感觉胸口堵,口苦咽干?”

三天后的复诊在午后,李建国进门时法度轻巧,却眉头舒展:“烧退了两天,昨天下午又升到38℃,是不是中药不管用?”苏怀瑾搭脉时发明弦细脉更甚,诘问下得知他见退烧就停了药:“少阳病就像拔河,我们刚把邪气拉过来,您一放手,它立即反攻。”她指着处方上的干姜,“这味药能温脾阳,和柴胡共同,才气稳固胜利果实。”

李建国摸着包装上的追溯码,终究暴露笑容:“本来中药也有‘身份证’,早晓得就不私行停药了。”苏怀瑾拍拍他的肩膀:“少阳病得渐渐来,就像修复老屋子,得先拆了乱搭的棚子,再加固地基。”

仁济堂的铜制挂钟在凌晨三点敲响,钟声混着窗外的秋雨,在空荡的走廊里回荡。45岁的李建国裹着洗旧的藏青羽绒服排闼出去,额头上沁着盗汗,手里攥着的血通例单边角发皱,社区病院的红色印章在急诊灯下格外夺目。他的右胁肋部贴着暖宝宝,走路时微微侧着身子,像恐怕碰疼了体内某个敏感的开关。

李建国俄然咳嗽,手忙脚乱地掏纸巾,痰里带着血丝:“另有痰中带血,西医说我是支气管炎,开了左氧氟沙星。”苏怀瑾用压舌板察看舌苔,薄白苔中心略带淡黄:“不是胃火,是少阳郁热灼伤肺络。方中干姜温脾,能制止清热药伤胃,黄芩专清少阳胆热,就像给身材同时开暖气和电扇,让寒热均衡。”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

相关阅读: 都市大亨    大医凌然    韩娱之国民主持    文娱传承者    倒行西游    三界红包大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