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午脉洪大应太阳当空[第1页/共2页]
夜幕来临,苏怀瑾刚要总结病历,护士站传来动静:“有个法度员晚餐后腹胀,说吃了西药吗丁啉没用,脉缓滑有力,思疑脾虚。”她望着窗外渐暗的天空,想起《黄帝内经》“日西而阳气已虚”的教诲。
“老李平时爱喝冰啤酒吗?”苏怀瑾边问边翻开患者眼皮,结膜充血较着。“每天三瓶!”工友抢着答复,“明天没带够水,扛了十趟水泥就倒下了。”她触诊腹部,胃脘部炽热但无压痛,合适“阳明经证,热而不结”的特性。
傍晚时分,李建军体温降至38.2℃,能小声说话:“胸口没那么烧了,就是没力量。”苏怀瑾搭脉,洪大脉转为滑数,舌苔黄燥减轻:“热邪渐退,气阴仍虚,明天减石膏至20g,加麦冬15g。”
喜好岐黄手记请大师保藏:岐黄手记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药房老周抱着生石膏块过来,每块都经粉碎机打成拇指大小:“苏大夫,这批石膏来自山东,硫酸钙含量98%,合适2020版药典。”他对比煅石膏与生石膏:“生用清热,煅用收敛,毫不能混用。”
工友取脱手机,屏幕上是百度搜刮的“石膏中毒案例”:“这药不是矿物吗?吃多了会不会胃穿孔?”苏怀瑾指着处方:“药典规定生石膏日用量≤60g,我们用30g,先煎40分钟,打碎后有效成分溶出率进步30%。”
“《伤寒论》说‘伤寒脉轻浮,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苏怀瑾改正,“实在这里‘里有寒’是倒装,实际是里有热。”她转向患者,“您的脉像夏天的大水,热邪在阳明经残虐,把津液都烤干了。”
李建军俄然挣扎着要起家,声音沙哑如破锣:“渴……喝水……”苏怀瑾按住他:“不能喝冰的,越喝越伤脾胃。”她翻开《中药学》,“生石膏清阳明气分大热,人参补益气阴,就像给燃烧的炉膛泼凉水,同时给锅炉补水。”
“煎药时用陶瓷沙锅,”苏怀瑾向患者家眷演示,“先煎石膏至水沸,再下其他药,粳米要煮成米油,庇护胃黏膜。”她想起周明远的晨脉沉寂,弥补道,“和治头痛的药分歧,此主要大剂量清热,但必须中病即止,制止伤阳。”
半小时后,李建军喝下第一口药汤,喉咙收回畅快的吞咽声。苏怀瑾刚要记录脉案,急诊科主任排闼出去:“体温还在39℃,要不要上冰毯?”她摸了摸患者额头:“热势虽盛,但汗出畅达,冰毯会闭住毛孔,反而让热邪内陷。”
李建军的老婆仓促赶来,攥着西医的病危告诉书直颤栗:“大夫说要进ICU,中药能行吗?”苏怀瑾握住她冰冷的手:“您看老李的汗,是热迫津液外泄,只要把热清掉,汗就会止。现在就像锅里的水快烧干,石膏是灭火,人参是加水,缺一不成。”
李建军的鼾声在急诊室响起,白虎汤的甘寒与人参的甘温仍在体内博弈。
程野递过温盐水:“先喝30ml润喉,中药煎好后少量频服。”他指着墙上的《温病条辨》条则,“‘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成与也’,老李脉洪大,正合病机。”
“体温39.5℃,血压90/60mmHg,”护士小林边跑边甩体温计,“工地说他午间搬砖时俄然晕倒,没戴安然帽。”苏怀瑾靠近,瞥见患者唇色干红,舌苔黄燥起刺,脉象洪大而数,如潮流般澎湃彭湃,合适《温病条辨》中“阳明气分热盛”的典范脉象。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