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俊杰(四)[第2页/共5页]
穆公淳点头道:“明廷前前后后和建州鞑子交兵不计其数,可贵讨着便宜。论争力,其众犹在明廷官军之上......但是他们再强,距我营另有千里之遥,主公此言意所何指?”
昌则玉回道:“心之所向即身之所往。若朝廷有道,我等辅之有何不成?若朝廷无道,我等反之又有何顾忌?以迂为直、以退为进乃睿智之举,不知权变徒自伤耳。”
赵当世口中喃喃:“三疾......”忽又想起六人中另有一名重量级人物还没发言,便问,“昌先生,你观点如何?”
三文三武与赵当世围圈而坐,赵当世环顾世人,先说道:“八大王欲拉我投顺朝廷。”
穆公淳拥戴道:“主公,向年杨鹤、洪承畴等杀降之事犹在面前,实为前车之鉴。现在熊文灿新官上任三把火,打得恐怕就是剿抚连络的老门路。将我们、八大王等稳住,抽调兵力先将老回回、曹操等办了,下一步想必就会将魔爪伸向我们。”
侯大贵一怔,转而咧嘴嘿笑:“患?当然患的就是我们了。如果没有我们经年累月的折腾,他老朱家岂会像现在这般焦头烂额。”
“两年前建州鞑子由边墙入口,大大肆虐了一番京畿之地。本年我得动静,建州鞑子在关内行动,意欲再次入侵,明廷殷鉴在前,自不会坐以待毙。”赵当世侃侃而言,郧阳山区当然与北境关山隔绝,但他合宿世所知加上连月来用心汇集可靠的动静,大抵能判定出当前天下团体的局势。侯大贵等人对他夙来服膺,均只觉得他仅仅由特勤司供应的动静便能对趋势作出判定,当然也都不会想到别处。
穆公淳是个实打实的造反胚子。遍数各家营头中的文人儒生,绝大部分都是被迫随军。他倒是寥寥少数主动投身于“反动奇迹”中的异类。如此炽热的造反热忱,比之浴血奋战的大老粗们不遑多让,他会反对招安,道理当中。
侯大贵闻言不住点头:“有理,有理。”
如果说先前的一番话还算在世人的意猜中,那么这“大肆集结兵力北援”几个字,则真正击中了统统人的心弦。
赵当世笑笑道:“老侯说的不错。但是,要让朝廷放心调兵北去有前提。一个是鞑子犯边,这个我们做不了主,只能静观其变;但另一个就与我们息息相干了。”言及此处,转对侯大贵,“老侯,我们要如何做才好让朝廷乖乖将兵调走?”
徐珲沉声道:“主公要说的,莫不是关外的鞑子?”
赵当世天然不成能效仿刘国能。人各有志,他刘国能甘于从左良玉军中一员裨将重头开端,赵当世可做不到。刘国能考虑更多的是他的母亲、他的家人今后的安危与糊口,而赵当世没有亲人,他能考虑的只要赵营将士的好处,这些人就是他的亲人。将士们追跟着他从湖广杀入陕西,又从陕西杀到四川直到再入湖广,有这一份同仇敌忾、披荆斩棘的交谊在,不是亲人更胜亲人。不管丢弃甚么,赵当世都不成能丢弃他们。
“良机?此话怎讲?”
侯大贵对赵当世的解释坚信不疑,他道:“倘若朝廷调兵北上,那么我等四周就空虚了很多。到了阿谁时候,还不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穆公淳脸一红,还要争论,哪知上方头赵当世说道:“几位所言都很有见地,不必相争。”此言一出,世人皆知其民气中定已有结论,全都敛名誉了过来。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