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玉姐[第3页/共4页]
素姐道:“还没个名儿呢,多少先起个奶名儿罢。”
这名儿是程谦所书,程老太公道:“有五德,津润以温,仁之方也,甚好!甚好!”素姐读书颇多,也拥戴:“君子比德如玉。”秀英虽读书,却恨有人拽文:“就叫玉姐了罢!”
第三日气候放晴,吴大娘束装待发,还拉上了大儿媳妇:“你男人叫程家人给打了,你与我去他家门口哭去!”
吴大娘子怒道:“要去你自去,我怕去了他们要拿我去打哩!你不怕你就去。”
程老太公疲塌着步子缓缓出去,素姐忙起家,叫了一声:“爹。”便再无言语。
大姐儿就由李妈妈带着,竟日林老安人与素姐面前承欢。程老太公偶尔应酬一二,大把闲暇光阴便或今后花圃里烹茶赏花,或往郊野踏青。本日事毕,忽地念起大姐儿来,便往老妻那边去。老两口是万不肯把小孩子交给素姐来带,唯恐她给养成一个面团性子。
时已入夏,江州颇多雨水,次日逢雨,吴大娘上了年纪,腿脚不甚矫捷,路上要过桥过河非常不便,只得再缓一日。
晚餐是百口一起吃,程家吃得不错,因家业颇丰,倒也餐餐有鱼有肉,精米细面。林老安人对孙女儿格外体贴:“买凉茶,大热天儿喝一盏方好――也不要多饮,怕伤身。”
吴家父子畅怀痛饮,又争酒食。牢里饭食粗砺,一朝开荤,竟然积食,吴大郎活撑死了。余下弟兄三个,无家无业,又有棒疮未愈,彼时天寒,酒醉之人不觉,睡梦中竟冻死了。
程老太安未置可否,林老安人道:“胡说!她娘原叫招弟,她如何叫得这个名儿?”
程老太公道:“皆有失恶毒,我本不欲肇事,何如何如。”又暗里教秀英,“要便不做,要便做绝,休要磨牙。”
吴大郎挨了骂,也不回话,拿眼睛把屋里一扫,已是家徒四壁:“休要喧华!另有几贯未还,早早还来,免得再拿了去关。”不得不动脑筋要把妻女卖了了偿。
素姐小声道:“大名儿还得爹来起,又或者半子斯文人,起个高雅名儿,这奶名儿,就叫引弟?讨个口彩罢。”
四下乡民听了,不由咋舌:这吴家实是够不讲事理,谁没事儿倒好给你们钱呢?还不是你们总上门讹人家?弄得人家忍不了了,瞧,亏损了吧?凡事留一线,今后好相见呐。
忘记天然是吴家了,吴大郎父子已被关了数月了,吴大娘子满心救援丈夫儿子,并偶然情再闹。吴二郎本就无家无业,也无人经心照看,一病而亡。吴大娘子两个年长儿子因缺医药,腿脚落了残疾弊端,吃这一回大亏,始知害怕――皆不敢上门来闹了。
今后不会再改文名了,大师放心旁观就好~还是有包管~玉姐会很长大滴~
素姐犹踌躇豫,要说不说,程老太公看眼里,问她:“素姐想好名儿了?”
素姐垂下了头。
何如程家住城外,天气已晚,城门已关了,只得忍一时之气,待次日朝晨再入城去。
隐患既除,程谦看得暗自佩服。林老安人还嗔道:“老东西,早有体例,如何不早用?”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