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识珠[第1页/共6页]
作者有话要说:[1]眼熟吧,这实在是本钱呈现原始形状。
那头秀英却又起意,埋头收那等绣品,或是扇儿、或是帕子、又或屏风一类,但有订货,这里便接了。却把绢绸、针线与绣娘,铺里出料子,绣娘出工,秀英付与人为,再转发卖。垂垂地,非止做这针线铺一样,亦兼开个绣坊,却不必赡养绣娘,只把出人为来便可,故而也不必租个院儿好与绣娘做工,只要个门面便得。[1]
一方上好绣帕,针线、绢帕、人为,统共不过一陌钱,卖与胡商要价便是一两,胡商也肯买。胡商自家收,固不须这些本钱,却难收得这般又多又划一,又要费钱雇人手来四下串连,不定何时得以凑齐,花腔也不由他来定。眼下且是府君作保,东西又多又好,贩归去也能卖得上好代价。胡商将这绣帕发卖返国,一方帕子贵卖至五两,也有人买,便宜也能卖个二两。又听秀英处有针,实是暴利,纵秀英大着胆量将价提上几倍,他尚可赚上百金,再划算不过。且听闻可订货,又要订各式绣屏,这等运归去,是暴利。
秀英笑道:“如何比得府上姐儿?不过是因只养了她一个,甚样好物件都堆与她,生堆出来罢哩。”
玉姐却又有苦衷,家中小祠堂攒造一,内里却还是空空。这不是事理!玉姐先悄悄寻了秀英,彼时秀英正看金哥屋里摇扭捏摆地跑,看了玉姐来,金哥扑到她腿上,抓着她裙子不放手:“大姐姐~”他说话晚,吐字倒清楚。
申氏与秀英两个尝到长处,皆欲将与胡商之买卖悠长做下去。胡商这里,有官员庇佑,又不逼迫于他,收货既好,也觉可靠,临行前与程实有约:“来年还来买。”
忽听得秀英又转回,申氏道:“却不知她是为了何事?请进罢。”肚里却想,必是急事了,不然何故如此仓猝?不想秀英带了个好动静与她。
秀英奇道:“是甚么人?”
申氏笑道:“但是舍不得我?”秀英亦笑:“恰是哩。”
秀英眯起眼来拨一回算盘珠儿,一通噼啪响后,呼出一口气来:“只止一件,手上便能松很多。兑出钱来,要往乡间再买几亩田方好。余下皆攒下与你爹做川资。来岁另有这等事,再留一半做川资。钱总不嫌多。”另一半,便是她为玉姐攒嫁奁了。虽有林老安人所赠财物,玉姐终是本身亲女,总要自家备嫁才好。
话说秀英、玉姐母女两个出了州府,玉姐因秀英面有愁色,哄母亲说了难处,竟说:“此事不难。”
玉姐起家道:“娘子过奖了,我不过胡乱一猜。年前我娘教我些家务事儿,因家里有仓,他们有租了去囤着货。江州原就是如许一个处所。南来北往地转,与天朝藩邦地转,绣娘胡商地转,莫非不是一个事理?又不是运铜铁与他们。”
分拨伏贴,秀英又唤了田氏来,命她去见申氏那边胡二家娘子,借她两个之口,将事说与申氏听。既成了买卖,又显得两处主母手不沾利。秀英只年前年后,州府设席时,携女儿同往,与申氏话些家常。
――――――――――――――――――――――――――――――――
秀英一看玉姐,申氏见状,亦凝眉看她,玉姐小脸儿一皱,想了一想,她也无甚掌控。向来见过玉姐人都说她聪明,然她现在也有十岁,纵有先生教诲晓得很多事理,颠末见过也不太多,并未曾亲身打理过经纪谋生,内里门道并不复苏,很多事儿只是自家“想当然耳”。她却有一条好处,凡无掌控之事,毫不硬包硬揽。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