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122.第122章 :大将军立志论人材(二)[第2页/共4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元善见按捺着心头隐痛看着萧琼琚背影拜别一语未发。高澄则是成竹在胸般也未置一辞。

秋信宫要作为梁国公主的燕居之处,天然会洒扫洁净、昌大润色。只是这里毕竟阔别前宫后寝,少了很多是非不假,但也少了人气。除了一应宫婢等,剩下的也只要萧琼琚和羊舜华两小我了。

“无法,无法……”高澄故作矜持地笑道,“陛下也深知从世祖太武帝崔氏选官起,以年格任命官吏,不唯以材。臣想着陛下要复兴社稷便不成再因循旧俗,唯有不拘一格知人善用才气为大魏昌隆之始。”高澄说的也是实话,选官的身分太多了,门阀、资貌、年格……惟材以用,这是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当然,高澄也晓得本身说的有些危言耸听。但选材之论确也如此,不过是趁此机遇泄心头之忿也是有的。贰内心天然也有分寸,以高慎的资格职位,必然不会被马上罢免,先找个机遇冷一冷再做定夺。

高洋看长兄并未有甚么言语,才略微放心。因为他晓得,长兄再故意机再有城府也不是心机凶险之人。

魏帝元善见和寺人林兴仁在高洋一前一后都有点没反应过来地看着高洋。元善见对高洋本来没有甚么映像,但见他说话这么坦白细致,心机全无,现在忽觉看他亲热很多。林兴仁内心倒是大大的讶异,没想到那样完美如天人的大将军高澄竟然有如许一个略近憨直而浅显到让人没法有映像的亲弟弟。他不由得对这个“亲弟弟”多看了几眼。

立于高澄身后的寺人林兴仁听得细心,不由自主地昂首看着高澄的背影细思。谁知刚巧立于长兄高澄身后的太原公高洋不知何故俄然转过身来,一眼看到林兴仁。林兴仁触上高洋略有阴鸷的眸子,心头一寒,从速低下头躲闪。

“大将军思虑精密,孤就不必为此操心了,只是是以又要劳累大将军。”元善见看了一眼高洋,问道,“太原公现居何职?”

“若论选材,大魏才调卓著者不计其数,只是都因风蔽日难以让陛下选用。”高澄似有所指。

从镐池的昭台观烦闷而归,方才走到秋信宫的宫门就听到半开半掩的宫门内里有低语声。明显是魏宫的宫女们趁着梁国公主不在时在嚼舌头。而萧琼琚气冲冲地走在前面已经闻声了。

这话把元善见吓得不轻,叹道,“竟有此事?幸得大将军先已察之,孤竟浑然不觉。全凭大将军裁处。”想了想又道,“大将军不如找人替代高慎之职。”

尖细甜润的声音孔殷笑道,“大将军的脾气谁不晓得?恐怕梁国公主早就是大将军的人了,只可惜大将军只钟情于冯翊公主、世子妃一人,必不会将梁国公主放在心上吧?主上不敢娶,大将军不肯娶,梁国公主也只能……”

先是一个软软懦懦的声音叫道,“阿姊,梁国公主快返来了吧?殿本地上香鼎里燃的香少了甘松和白芷,味道都不芬芳了。”

“陛下岂不知现在选材不重人才吗?”高澄毫不避讳地安然道,“重年貌,重经历,唯不重材,更何来有效之材。更有甚者,御史中尉高慎之流,竟真是以国为家,其选中的御史不是亲戚故旧,就是乡党族人,以此辈在军监察武职官吏,臣不知高慎竟是要将国之军士收为己用吗?还是早有背叛之心,先今后而始?”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

相关阅读: 武动九霄    奋斗者    武道凌云    大遣返    大佬的小娇夫    [综]慢性子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