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空念(3)[第2页/共3页]
皇上的车辇已至殿前,华盖殿的十二扇殿门一道一道顺次敞开,跟着一声接着一声的沉重“吱呀”声响,钟磬敲奏,八音齐鸣。乌黑流苏的华盖带路,皇幡照后,那一道明黄色的身影,踏着持重而严肃的鼓乐,缓缓地走进大殿。
雕梁画栋,千门万户。
说到底,她从未体味过燕王,不,应当说当今圣上,究竟是个如何的人。在他的骨子里,留着跟建文帝一样的皇家血脉,却更残暴、冰冷、嗜权和猜忌。也恰是如许的人,让这么多的贤臣良将,断念塌地佐助效命。
朱明月低语罢,便跟着带路的寺人走内城,先行去往西华门。
她的位置,恰好挨着姚广孝,也是间隔主位很近的处所。
很美。
太祖爷规定,建国伊始,励精图治,在早朝以外另有午朝和晚朝,规定朝廷各部有一百八十五种事件必须面奏天子。而朱明月始终难以健忘,当年建文帝即位之初,常常访问朝臣,奉天殿前文武官员来往摩肩接踵,那政务繁忙的气象。
朱明月落座后,端起酒盏抿了一小口。
华盖殿内灯火透明,琉璃宫灯尽数扑灭,仿佛白天。等落了座,透过那层遮挡的纱幔,能够瞥见劈面坐着的文武百官——跟他们的家眷一样,脸上堆着笑意,全部身材倒是生硬的,较着有些严峻和忐忑;反观诸将,喜笑容开,相谈甚欢,将本来严厉静穆的殿堂衬着得一片喧哗热烈。
朱能有些不放心,想让那卖力礼节的寺人跟着她一起去,德庆却笑眯眯地点头,“旁人不知,国公爷还不知,当初蜜斯在宫内里那会儿,主子还是个低等洒扫,哪用得着主子呢!”说罢,又道了句,“国公爷还是跟小的出来吧,迟了,恐担搁时候,”便引着他往宫城里走。
朝臣们此起彼伏的叩拜声,响彻殿阁的上空,震颤心扉。
“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
“圣上驾到!”
那一起披荆斩棘而来、终登帝位的男人,在锦缎披红的龙椅上转过身,俯视着满殿群臣。亦如多年前他分开京师屏藩之时,站在洪武门高高的城楼上,了望着这个帝国。一场场血腥而又残暴的殛毙仍历历在目,那些死去之人的哭号和哀鸣仍然清楚可闻,但是统统都已经不首要了。
她们当中多是归降之臣的家眷,原北军的家人,大多还在来都城的路上,能够列席今晚宫宴的,倒是唯有她一个。
这个时候,有一个宫婢前来请她,“月儿蜜斯,姚公请您畴昔坐。”
朱明月拜见过后宫,来到奉天殿的殿阁前,瞥见了那些由婢女搀扶着走上丹陛的官家闺秀——莲足碎步、低眉扎眼,连服饰打扮都不敢过分张扬。
而同在西侧殿的众女,端然在席,燕瘦环肥,各有风韵。在言谈举止间,显现出面子的家世和杰出的家教。
“在吾皇治下的江山,秉承太祖爷开辟的光辉基业,不出百年便是先人奖饰的乱世!”
现在的席间,西侧矜持温馨,东侧热烈喧哗,朱能也坐在很靠近御座的位置上,正与身侧的同僚把酒言欢,没重视到爱女的坐位换了。但就算想存眷,也看不逼真。隔着西侧的纱帘,从里看外,倒是清楚;从外往里,非常一片昏黄。
风,在金红龙袍上掀起一道波纹。
遵循朝廷规制,官员进宫赴宴,要和其家眷分开走——官员们由皇城南端的洪武门进,过外五龙桥,走承天门,顺着金水桥,过内御河,便是通往三大殿的奉天门。家眷们则自西华门入内宫城。特别是女眷,需过春和殿西侧的御花圃,前去后廷拜见后宫妃嫔;在随后的宫宴上,女眷们的位置也被伶仃安排在大殿西侧,前面用丝绸帘幔严严实实地挡着,席间有各自的侍婢服侍,彰显着皇室的面子。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