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隆武继位[第2页/共2页]
广西和广东大部都是桂王朱常瀛的地盘。
应当说朱聿键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天子,他是大明疏藩,加上暮年经历比较独特,糊口贫寒,深知基层百姓的痛苦。即位即位后,随即推行仁政,清算吏治,严惩贪腐。
弘光元年六月二十八日,朱聿键在郑芝龙和黄道周等人的拥立下在福州称监国,改国号为隆武,主持南明政局。
一个是唐王朱聿键,另有一个就是桂王朱常瀛。
到了河南后,墨离专门和卢象升、陈奇瑜会晤,让他们与本身的部下幕僚一起参议目前的情势。垂垂的,卢象升、陈奇瑜对墨家军的军纪军容也是敬佩不已,心生神驰。
他娘的,想不到弘光这个长季子这么没用,连一个月都撑不住就让人攻破了南京,害得老子又要窜改战略了。
朱聿键先是逃往安庆,后又到了杭州。以后没多久崇祯帝就缢死了,随后朱常洵继位。朱常洵继位后,仍然封他为唐王,只是封地改在了广东惠州。
南京毁灭的动静传开后,郑芝龙和福建汀州知府黄道周商讨拥立朱聿键为监国,带领福建、江西和两广群众抗击金兵。
朱聿键连近在身边的江浙一带的权势都没能掌控好,对于远在湖广和河南的墨家军天然更加没有甚么束缚力,只是为了拉拢墨离,朱聿键加封墨离为定国公,盼他用心为大明规复故乡,驱除鞑虏......
朱聿键为明太祖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后嗣,是太祖九世孙。16o6年(万历三十四年)四月丙申生于南阳唐王府,母妃毛氏。
即位后就以推戴功加封郑芝龙为平虏侯,郑鸿逵为定虏侯、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
朱聿键闻讯内心欢畅,筹算采取马士英部,以加强抗金力量。但是,朝廷上很多文臣都表示激烈反对,礼部尚书黄锦、太常寺卿曹学佺等上疏力图。朱聿键只好下诏定士英为“罪辅”、“逆辅”,让他在江浙“图功自赎”。
随后,墨离宣布率总参谋部返回武昌,亲身坐镇武昌以抵挡金兵进犯湖广。
凤阳巡抚兼南京户部尚书马士英在凤阳兵败后逃到庐州,后又逃到杭州、绍兴一带,持续构造兵力抗金。马士英得知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后,曾派人来表达情愿奉朱聿键为尊,要求朝见朱聿键。
从现在的情势来看,既是一种危局,但也是机遇。
因而,招安王自用和张献忠的事情因为遭到大臣的反对而被无穷期停顿。
北京南京都被金兵占据了,福建是海盗郑芝龙的地盘,郑芝龙于崇祯元年受福建巡抚熊文灿招安,现在是福建海军都督兼福州总兵,首要防备荷兰人和倭寇。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