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一鼓登闻满城惊[第2页/共4页]
“荒唐混闹,文人士子如何能光天化日之下做出如此禽兽之行,必是诬告。”
沈重不睬众位官员,将一头披发向后一甩,膝行而前,大声悲呼:“草民沈重,字东海,绍兴人士,奉天子诏赴京面圣。谁知南京国子监李济世、周世安等千余生员,对草民得天子恩遇而嫉恨,掠草民妾室女眷至娼妓画舫欺侮,草民一腔悲忿,哀告无门,鸣登闻鼓而诉不平于天子,请守鼓御史及诸位大人垂怜,接我诉状,体查冤情,中转天听,护佑小民之苦,草民虽死无憾矣!”在场官员听了都是一愣,这些光阴六部衙门高低都在群情谩骂此人,不想本日一见竟是潘安宋玉普通的少年,并且竟然和国子监起了抵触,竟然还胆小包天敲了登闻鼓,不由都是群情纷繁。
“就是阿谁猜中辽东败局,被马琳总兵视为以文人而知兵事,被天子召对的沈重?”
……………………
“荒淫无耻,凌人妻女!”
“当真是一表人才,浑身竟无半点炊火俗气,难怪能写出红楼一梦。”
“传闻他是当年秦淮名妓沈娘子的儿子,竟是和他娘一样,有这等绝代风华。”
“万民援助沈东海,不让小人得放肆!”
“国子监的生员又如何强抢了他的女眷?”
……………………
……………………
四周湖畔的人海正在气愤声讨,俄然人群边沿走来一群白衣女子,大家手持二胡,整齐寂静而行。待到了湖边高山,便分红几行,席地而坐,此中两人在湖边沙岸上竖起一幅巨幡,上书斗大的几个字,恰是“不见天理国法,无法小民泣血”。随后一百余把二胡同时奏响《二泉印月》的曲子,那曲子饱含着悲忿、不平、无法、惶恐、委曲、心伤掠过湖面、摧民气扉,刹时安好了玄武湖的上空,万民垂泪泣听,竟是感同身受。当伤悲至极,民愤变成了民怒,全部玄武湖已经到了暴风骤雨的前奏,俄然,就见本来围堵在核心的国子监生员的画舫正在渐渐散开,欲要逃离而去,而暴露中间两层庞大画舫的甲班上,两位女子同声悲吟,跳入了玄武湖中,那二名女子在湖中沉浮不定、挣扎哭嚎,将数万观者之心揪得紧紧的,齐呼救人,终究一艘快舟划水而过,两人下水救出二女,那二女浑身湿漉捧首痛哭。同时《二泉印月》的曲子蓦地声震云霄,上千人怒喝不平,然后上万人拥戴而骂,然后几万人的声浪惊天动地,万民之怒已是完整被引爆,炸的玄武湖近千士子胆战心惊、面无人色。
“这就是阿谁乱烘烘你方唱罢我退场,反认他乡是故里。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裳的沈东海?”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此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苦衷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秦淮河边秋月阁的袁山雪大师一曲唱罢,转头看向妈妈和一众姐妹,问道:“这一曲如何,可还听得?”妈妈李氏点头叹道:“雪儿的唱工自是听得,只是不如方才清唱,脱尘出俗。没有沈家班的百乐齐鸣,便衬不出沈东海的悲浓至情,咱家的琴师虽是技艺不俗,终是不得原曲的神韵,可惜了雪儿的嗓子。”一旁的陈眉大师点头拥戴:“那样的书,那样的词,那样的曲,那样的归纳,真真是惊才绝艳的沈东海。倒是传闻他来了南京,妈妈何不前去邀约,如果能得见他本人,能得他的指导,就不会日日意难平了。”正说着,便见管事的跑了出去,对着世人说道:“玄武湖出大事了,国子监的近千生员不忿沈东海的才调,竟是趁机将他的女眷裹挟着去了玄武湖,要强行当众热诚。”袁山雪起家怒道:“堂堂文人雅士,光天化日之下竟是如此下作,妈妈,我们当去互助才是。”李妈妈点头道:“可惜沈东海才高招忌,都是高门后辈的读书人,今后还要靠他们糊口,我们惹不起,只去看看吧,如果有机遇援助一二,也算尽了心力。”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