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第5页/共6页]
十二监为寺人衙门。究竟上只要在这些衙门事情的寺人才是寺人。以司礼监最为首要,监内的提督寺人主管宫内统统寺人礼节刑名。而秉笔寺人在寺人极度擅权时竟代替天子批公文。别的还设有四个司(惜薪、钟鼓、宝钞、混堂),八个局(兵仗、银作、浣衣、巾帽、针工、内织染、酒醋面,司苑),合为内官廿四衙门。宫女也有六个局(尚宫、尚仪、尚食、尚寝、尚功等),每个局下设四个司。
永寿宫永寿宫为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初名长乐宫。永寿宫为两进院,前院正殿永寿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殿内高悬乾隆天子御笔匾额“令德淑仪”,东壁悬乾隆《圣制班姬辞辇赞》,西壁悬《班姬辞辇图》。
交泰殿为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交泰殿平面为方形,深、广各间。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有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道贺礼的处所。清朝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每年正月,由钦天监挑选谷旦吉时,设案开封陈宝,天子来此拈香施礼。清世祖所立“内宫不准干预政事”的铁牌曾立于此殿。天子大婚时,皇后的册、宝安设殿内摆布案上。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阅采桑的器具。
漱芳斋漱芳斋原为乾西五所之头所。漱芳斋为工字形殿,前殿与南房、东西配殿围成独立的小院,其间有游廊相连。乾隆年间,逢万寿节、圣寿节、中元节、除夕等首要节日,常奉养皇太后在后殿进膳、看戏,
延禧宫延禧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年),初名长命宫。殿前有东西配殿各间。后院正殿5间,亦有东西配殿各间,均为黄琉璃瓦硬山顶。
正四品:内侍公公
从六品:掌事宫女
从八品:内侍寺人
摛藻堂位于御花圃内堆秀山东侧,依墙面南,面阔5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堂西墙辟有一小门,可通西耳房。堂前出廊,明间开门,次梢间为槛窗。室内安排书架,为宫中藏书之所。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后,《四库全书荟要》曾储藏于此.
景阳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钟粹宫之东、永和宫之北。明永乐十八年(140年)建成,初名长阳宫,嘉靖十四年(155年)改名景阳宫。明朝为嫔妃所居。宫为二进院,正门南向,名景阳门,前院正殿即景阳宫,面阔间,黄琉璃瓦庑殿顶,与东六宫中别的五宫的屋顶情势分歧。后院正殿为御书房,面阔5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次、梢间为槛墙、槛窗,檐下施以斗栱,饰龙和玺彩画。东西六宫年节张挂的《宫训图》原保藏于此。
奉先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东侧,为明清皇室祭奠先人的家庙,始建于明初。清沿明制,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修,后又多次补葺。奉先殿修建面积15.00㎡。黄色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檐下彩绘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凡遇朔望、万寿圣节、除夕及国度大庆等,大祭于前殿;遇列圣列后圣诞、忌辰及元宵、腐败、中元、霜降、岁除等日,于后殿上香施礼;凡上徽号、册立、册封、御经筵、耕耤、谒陵、巡狩、回銮及诸庆典,均祗告于后殿。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