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流浪前夕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孰强孰弱[第1页/共2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遂立书院,广招贤才,论道讲学,传播济世之学。四方之士,闻风而至,书院以内,人才济济。或研农桑之术,以增物产;或究治国之道,以安社稷;或探兵法之妙,以御外侮。

忽念及曾遇一怪杰,于贩子之间,蓬头垢面,然双眸炯然,似藏乾坤。余与之扳谈,始知其通天文地理,晓古今之变。彼言:“世之兴衰,皆有定命,然报酬之力,亦可窜改乾坤。”余闻其言,如有所悟。

巳月十一 阵雨

主宇宙二点五宇宙年四十五恒星年二千禧年地球历二十四年

经数载,书院之名,播于四海。余等之学说,渐为世所用。民生渐富,社稷渐安。

雨停,余起家,缓徐行入屋内。案上,笔墨纸砚摆放整齐。余提起笔,欲将平生之经历记录下来,以供先人鉴戒。

忽一日,晨起,见窗外梅花开满枝头,暗香扑鼻。余欣然命笔,题诗一首:“平生盘曲志未休,济世情怀心底留。光阴悠悠人渐老,梅花香里忆春秋。”

一日,余正在学馆讲课,忽有一官差前来。官差道:“圣上听闻先生学问赅博,品德高贵,特召先生入朝为官。”余直言回绝道:“余志不在宦海,唯愿教书育人,造福一方。”官差无法,只得拜别。

一日,行至一山,名曰青云。山高林密,云雾环绕,仿佛瑶池。余心神驰之,遂拾级而上。行至山腰,见一古寺,名曰灵隐。寺门虚掩,余轻推而入。寺内清幽喧闹,钟声婉转,令民气旷神怡。

垂死之际,余见窗外阳光亮媚,鸟语花香。回想平生,虽历经磨难,然能为天下百姓略尽微薄,亦无憾矣。

余书至此,不由感慨万千。人生之路,盘曲冗长,然只要死守初心,砥砺前行,终能找到属于本身的归宿。愿先人以余为鉴,莫为功名利禄所累,寻求内心之真正幸运。

五光十色磨人眼,镜花水月幻民气。明心解悟榜落名,科举得志又何妨?穷其平生求仙方,寻到终时觉不值。洞达古迹非我意,月下环绕马蹄及。

归程中,见贩子繁华,群众和乐。余心中欣喜,忽觉倦意袭来,遂倚树而眠。梦中,余见平生所遇之人,皆来相会,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光阴悠悠,余已至暮年。回顾旧事,虽历经盘曲,然余无怨无悔。余之门徒,皆有所成,或为官,或为商,或为学者。余甚感欣喜。

神仙感其诚,许余还阳。余醒转,见诸生喜极而泣。自此,余愈惜光阴,倍加尽力。

然余非泄气之人,虽科举得志,犹未忘初心。遂游历四方,拜访名儒,参议学问,以求进益。途中,历经山川险阻,风餐露宿,亦不觉得苦。

巳月初十一,余独坐天井,望着天空中飘落的细雨,思路万千。人生如梦,转眼即逝。余虽平生浅显,然能为学问之事尽微薄之力,亦不枉此生。

幸诸生及乡邻力救,余得出狱。然家徒四壁,身无长物。然余志愈坚,欲救万民于水火。乃遍历山川,访贤求道,谋救民之策。

自此,余便留在寺中,跟从老衲学习佛法。老衲悉心教诲,余亦勤奋刻苦,渐有所悟。一日,余独坐禅房,忽闻窗外鸟鸣声,心中豁然开畅。本来,人生之意义,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内心之安好与摆脱。

时权贵者,多营私利,罔顾民生。余怒而斥之,遂遭忌恨,陷囹圄之灾。狱中光阴,艰苦非常,然余何尝有悔。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

相关阅读: 咬上你指尖    替身侍婢魅君心:一夜弃妃    重生九零年:军嫂,有点甜    穿书之拇指姑娘    隔壁有人    魔破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