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义军营告别于七王 衡王府撰写林四娘[第2页/共5页]
蒲松龄:“老伯言之有理,我们就去走一趟,郊野门路泥泞难行,您就不消给我们带路啦。”
“狗尾续貂!”蒲松龄接过话茬,“细想还真有这么严峻的敝病!我当当真改之!另有甚么?”
蒲松龄道:“既来之,必观之。”说完,和陈淑卿向林木深处走去。俄然噗地一声,草丛中窜出两只狐狸来,两人吓了一跳。放眼看去,狐狸转头看看,向假山前面隐去。
“大抵如美玉,细辨有瑕疵:曾孝亷恶贯充斥,被三山大王利斧劈死,还不敷以泄尽民愤,再让他的幽灵在阴司上刀山,下火海!把他贪污的钱化成铜水灌入口中,烧得五脏六腑焦烂!让他接受极刑外的极刑,从精神到灵魂完整灭亡!读到这里,不由令人鼓掌称快,感遭到余香满口,回味无穷!文章到此结束,可谓尽善尽美!可惜作者意犹未了,笔锋一转,又给曾的幽灵一线朝气:投胎转世为穷家女人,已经是画蛇添足,更不该让这位无辜女子,被人诬告,惨遭凌迟正法!读到这里,令人感觉作者太不公允!莫非穷家的孩子就应当获得如许的恶报?何况这穷女子本身没甚么错误,只是被人诬告才遭此酷刑,读者不由愤世不平,为其鸣冤叫屈。这岂不是又美化,表扬恶贯充斥的曾孝亷了?文章如此末端,不但是画蛇添足,的确是……”
他们在恒王墓一侧,找到了林四娘的香冢。本来恒王的浩繁嫔妃身后与王爷合葬,唯独林四娘另起一冢,供先人凭吊。
“蒲兄,你在想甚么呢?”
第二天吃过早餐,白叟领着他们出了饭店,向东走了半里来路,只见路北狮子大门,匾额上大书“敕造恒王府”五个大字。大门不开,只要中间开小门供游人出入。进门,只见殿堂阁楼,峥嵘轩峻。院里一色方砖铺地,砖缝间枯草萋萋。非常荒凉。绕过前厅,来至后院。嫔妃居住之所。此中,林四娘的居室最为夺目,雕梁画栋,金碧光辉,当年受宠嬖可见一斑。
蒲松龄看时,上面写:
蒲松龄见陈淑卿一人在门外等待,便问:“文慧姐呢?”
蒲松龄也笑了:“那就请你躲避一下嘛!”
蒲松龄跟蒲大壮来到虎帐,于七早在辕门以外恭侯。这位叱咤风云的义兵魁首,边幅魁伟,气度轩昂。见蒲将军身后跟着个青年秀才,立即抱拳相迎:“欢迎先生光临!于某这厢有礼啦!”
海国波澜夕阳照,汉家萧鼓静烽烟
文慧舅道:“传闻里头闹鬼,无人敢住,就连义兵官署也不敢设在那边!”
“感受如何样?”
所幸买香纸时捎带买了支蜡烛,那是筹办住店夜里写作灯光暗淡时用的,不料现在派上用处。亮光中见墙角有人留下的干柴,拿来扑灭,烘烤湿衣、取暖。又攥把茅草扫净空中。然后,坐在火堆旁歇息。
一阵暴风挟着雨丝扑进窗口,吹熄了蜡烛,只要有跳动的火焰照得屋里时明时暗。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