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请君入瓮[第3页/共4页]
“回皇上,没有,一根汗毛都没动他。”张凤鸣大声答道。
“你,下去!”宏奕面前一亮,口里却怒斥道,“在坐的三位议政王大臣、两位首辅、一名九门提督,还不如你个孩子?”
“哪个是张凤鸣和肃文哪?”操累了一天,二人都累了,都在闭目养神,伴随那锋利的声音,一个寺人走了出去。
“皇上,康亲王看来确不知情,”“荫堂道,“但疏于办理,放纵部属,玩忽职守,他是跑不了的,如若不是圣上及时听闻,怕要变成一场大变。”他本意是想问宣光如何措置康亲王,但却落脚在皇上的贤明睿智上。
都察御史、刑部、大理寺、吏部,帝国的机器不竭运转着,无数官员的运气早已定论,等候他们的将是天差地别的糊口,风景不再,权势不在,求为庶人而不成得。
“谢皇上,”肃文看看毓秀,毓秀笑着鼓励地点一下头,“门生想不需这么费事,只要一人,这些人可立马可作瓮中之鳖。”
“臣叨教皇上,是都抓吗,还是只抓涉案的武官?”郑亲霸道。
“啊,那您不拿银子,银子从哪出?”图尔宸笑道。
“白水羊头!”
“一体擒拿,”宣光帝的声音非常断交,“上至都统、总兵,下至把总、前锋校,尽数逮捕,……但,要辨别对待,细细审过以后,如确不知情,革一级留用,如知情不报,代为藏匿,以同案罪论处。”
“如果他们勇于硬抗呢?”荫堂道,“那北都城表里立时就要血流成河,宫里的保护如何办?万一有个闪失,皇上如何办?我们担罪不起!”
世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宣光帝一贯宽仁,估计不会施以毒手,但事关兵变逼宫,世人还拿不准宣光帝内心的设法。
“说甚么呢,让我拿银子?”肃文眉毛一挑。
“好,快马、盔甲,每人再发二十两银子,今儿,二哥欢畅。”
“这,有你说话的份儿?”张凤鸣仓猝道,刚才群情得热烈,也没有人让他二人下去,他二人只得持续站着。
“那臣天亮马上命令。”康亲霸道。
历朝历代,廉洁自守、有节有操的官员多的是,但更多的是那些蝇营狗苟的官员,谁的屁股也不洁净,何况“冰敬”、“炭敬”、“三节两寿”已成为各级官员心照不宣的常例,此时,也被拿出来大肆感染,作为根据堂皇科罪。
“对,一人——”宣光帝笑道,转头看看诸位大臣。
“张首辅此话有理,”荫堂看看那还是不发一言的哈保,“是得想个万全之策。”
宣光帝看着二人要退下,却一招手,“返来,说说,让大师都听听。”他语气安静,神态安闲。
………………………………………
“勤政亲贤”匾下,宣光帝正倚在靠枕上,与几位议政王、上书房大臣商谈,两侧“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的春联让人移目难忘,肃文细心看去,敢情还是宣光帝亲题。
“卤煮小肠!”
“二哥,这些日子可真把我累坏了,你闻闻,我身上都馊了。”麻勒吉笑着凑过来。
“好,”端亲王宏奕也不睬会哈保的态度,“那,就议一下剩下的四营跟正红旗的事,”他看看康亲王杰书,“我发起,调镶黄旗、正白旗、丰台大营三部兵马,天亮前对四营加正红旗构成合围,收缴兵器,等待措置。”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