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去疾如战[第2页/共3页]
沈清猗听明白了,她神采微和,“十七故意了。”
时候过得很慢,萧琰只觉腰酸腿麻,能够是心神过分紧绷。
四郎的身子承得住?
沈清猗用了一碗参汤,这才感觉答复了些许精力。
“好。阿兄想听哪首?”
萧琮高低衣衫都被脱去,连亵裤都不留下,只见满身肌肤朱红如涂赤,艳艳欲滴。
阶上香入怀,庭中花照眼。春情一如此,情来不成限。
恰是她最早写就的那张药方,没有任何删减——不搏是死,何不罢休一搏!
“好。”沈清猗眼睑微垂,遮去了波光微动的寒眸。
“孝武帝,半夜四时歌。”
她莫非还不如一个比她小几岁的少年么?
沈清猗没有留意她。
梁孝武帝是萧氏大梁朝第三任天子,博学多才,精通玄佛儒三家之学,琴棋书画之道俱是数一数二,而诗赋文采在当时也是无人能及。
现在,想起那双粲然信赖的眸子,她的心俄然安静了。
“会。”沈清猗的声音如谷底寒涧,冷而静。
这一次施针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凶恶,太轻则不能抽丝,太重则阳火损身。沈清猗全部心神都凝集在手中的针下,不疾不徐,容不得半点不对。三十六针下来,光亮如雪的额头便沁满了汗珠。
端砚拿着软巾,在沈清猗拨针以后,便当即拭去针上含着毒素的汗珠。
她回目睹萧琮已经换上了洁净衣衫,却仍然昏倒不醒,心中格登一声,沉了下去。
“阿嫂可好些了?”萧琰体贴看了她一眼,去门外叮咛白苏四婢,将备好的参汤端上来。
萧府高低这么多人,恐怕只要面前这个小郎不是因为萧琮而体贴她。
沈清猗这才重视到,她看的是一本《陀罗尼经》,寒雪眸子一抬,“十七信佛?”这不奇特,现在佛教在大唐昌隆,很多士家都信佛。
萧昡负手鹄立在窗边,想起孙先生当年的话:“用药亦是耗元,最多二十一二年矣。”他眉间褶出一道深深的沟纹,眼中晦深如墨色。
次日,改换的药方送到睿思堂。
萧昡也是晓得药理的,看出这份方剂一下减轻了三分药性,顿时沉眉。
萧十七问出那句,定是看出她下方时的犹疑了。
他霍然回身。
沈清猗心力交瘁,喝了半碗茶汤后舒了口气,眼眸微抬,“有劳十七。”
萧琰眸子微弯,道:“我一向在内心念佛经。一人念佛很古板,有阿嫂在一边陪着,就不感觉古板了。”
“……孙先生的药开得中正平和,但二十一年服药积累下来,再平和的药也有了三分毒性。四郎的寒症加上药毒,病况日甚一日,必得猛药。但四郎元气不敷,去毒须得兼顾培本。故,这三月,每次处方仅敢减轻一分,培本占九成,去毒仅一成。至后,体内渐能接受减轻的药性。去疾如兵戈,以己方身材为疆场,容不得敌我缠战很久,故需猛剂一力溃敌。有前期培元之基,凶恶可减四五分。”
沈清猗俄然一笑。
药汁乌黑如墨,萧琮接畴昔几口饮尽,浓厚的苦味在喉舌间伸展,脸上却看不出痛苦,对着萧琰浅笑道:“阿琰,给四哥唱诗吧。”
沈清猗伸手取了张空缺药笺,提笔蘸墨,不假思考的下笔,一气呵成。
不觉近了酉时。
“去疾如战……”萧昡喃语一句,俄然生出种“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无法感,一时候挺直的背脊仿佛也塌了一分。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