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16独发[第1页/共3页]
姜郁在桌前坐了一整夜。
右相一派凌然,傲视嘲笑。
就算最后闹的不成清算,她也能打出一镇静帝牌,毕竟初元令关乎君权,底下的人不会不给她几分薄面。
毓秀笑着看着底下众臣,那些人里被大理寺卿闪了个措手不及的只寥寥几人,其他大多严阵以待,明显是之前就听到风声。
毓秀涓滴无惧,“初元令之事,朕思虑多日,决定将流民的法律改成二代便可入籍,外籍士子乡试成绩优良者,可插手会试,会试成绩凸起者,可破格插手殿试。”
“母上在位时,我就想替外籍生员求个恩情,虽说他们当中考得功名的也是少数,可误一人就误是毕生,朝廷碰到有才之士,也该破格任命。”
奇也奇了,他的身子刚沾上永乐宫的床,他就睡了个昏入夜地。
大理寺卿等摆布相都去了,才悄悄回殿中同毓秀密谈。
凌寒香嘲笑着摇点头,“微臣年纪不轻,只能陪皇上这几年,皇上需打算周到,雷厉流行,我必尽我所能,助皇上一臂之力。”
金麟殿已备好晚膳,姜郁饿的头昏,叮咛人去请毓秀,派去的人不出一刻就返来了,说皇上一天都在召见臣子,叫人备了御膳,留三部尚书,大理寺卿与督御史在宫中一同用膳。
还不等人禀奏,毓秀就抢先说了句,“我朝向来都重贤任能,有才有能有雅有量之士难遇可贵,何必在乎其出身,该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是。”
她话音未落,殿上就一片哗然,朝臣群情纷繁,个个摩拳擦掌预备开口劝止。
晚时,毓秀又传召了礼部尚书,户部尚书与刑部尚书入宫饮宴,席间把初元令的事同三位稍作知会。
姜郁才吃到一半,毓秀就撂筷子不吃了,也不等他一起用茶,急仓促往勤政殿去。
一屋子的宫人都觉得要产生点甚么,没想到他们的主上有贼心没贼胆,连借酒装疯也不过是拉着人多看了几眼,别说推倒,连略微密切的行动都没有。
左相只是两颊微红,并无半点失态;大理寺卿喝的半醉,他的心机可一点都不醉,明知左相有事要对毓秀私说,忙也借了个偏殿安息去了。
毓秀猜到右相会死力反对,她也并不纠结,“本日招二位宰辅来,本是朕一时髦起,外籍流民如何措置,还要同户部礼部两位尚书再议。之前,设立初元令的事因为各种启事搁置下来,现在朕已大婚,这事不能再拖。两今后上朝,朕会与众臣商讨实施。”
宫人不放心,特别找来太医来看姜郁。太医摸了姜郁的脉,料定无大碍,顺手开了几张温补凝神的方剂。
两位宰辅万没推测他们一进宫就受了冷待。
眼下机会还未成熟,毓秀却等不及了,她现在有大理寺卿出面发起,如果再加上户部礼部刑部三位尚书中立,也不是完整没有赢面。
此言一出,大理寺卿虽未于第一时候出声应和,却点头作应。
姜郁用罢早膳,召一个昨日伴驾的宫人问话,那人支支吾吾,却也把步尧念的几份折子内容说出了六七成。
不等右相出马,户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打头阵,“姓陶的举子嘴上工夫了得,学问与德行却一定有过人之处,何况他曾罔顾西琳律法,煽动士子肇事,以下犯上,对献帝不敬,若皇上授他官职,朝廷颜面何存。”
毓秀这才明白了,“只怕委曲了凌公子。”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