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重农重商论[第2页/共2页]
“明主实施仁政则百业俱兴,亩产随之而高。”
“皇上说的是,但是儿臣以为更首要的是耕具的利用以及农业科技的改进,在战国之前农夫利用木器、骨器种田犁地一人一天最多也就犁半亩地,而当朝用铁器犁地辅以畜力,一天可犁一到二亩,这就是利用耕具形成的不同。而商周之前,农夫不识天时,有种子便播种,偶遇风雨就一无所获,现在农夫种地连络天时则能够制止天灾,这就是科技的改进!”
因而胤祚顿时满面笑容,对着康熙叩首道:“儿臣明白了,谢皇阿玛!”
“是!儿臣谨遵皇阿玛教诲!”
胤祚一听这话,心机顿时活出现来,问道:“敢问皇阿玛,儿臣的工商财产……可否也可融情措置?”
“好好好!”康熙连续说了三个好,气的手指都在抖,“那朕让你说说,国策错在那里,你如果能压服朕,朕就例外准你创办工商,但你若压服不了朕,朕就夺了你的官爵,罚你毕生给先皇守灵去!”
因而胤祚脑筋一热就开口道:“皇阿玛,恕儿臣难以从命。”
“现在我大清实施重农抑商,商贾难通行,那么偏僻地区比方蜀中耕具、畜力就难运达,那么晋升田产自是不能,而如果无工匠打造耕具,就更加不会使亩产增加了。”
“那如果朕下旨规定一个物价呢?”康熙问道。
“科技这词倒也新奇。”康熙一副深思之色。
胤祚还待辩驳,却被康熙一句话说的没了脾气:“并且你可晓得天下官吏,谁家没有几亩薄田?谁家不靠田产度日?假定工商之禁一开,这些人的好处能够获得包管?”
比灵魂更难触及的是好处,天下有那个情愿做违背本身好处的事情呢?胤祚堕入了沉默。
“没错,皇阿玛如果细心留意就会发明小麦亩产从古至今是闪现上升趋势的,敢问这是为何?”
胤祚笑笑:“圣上可忘了暗盘吗?如果圣上马上下旨,令天下统统稻米以每斤一文钱的代价出售,那么不出半个月市道上就不会有人再卖稻米了,毕竟没人情愿做亏蚀的买卖,就算有也只能呈现在暗盘中。”
康熙不耐烦的道:“商周亩产不过十斤,唐宋已逾百斤,我大清亩产也不过两百斤摆布。”康熙不愧是极其重农的天子,对于农产题目张口就来。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