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金庸作品集(简体新版)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 碧血剑(66)[第2页/共5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程本直、佘仆的行动表示了人道中崇高的一面。谢尚政的行动表示了人道中卑鄙的一面。袁崇焕的死法,却又显现了大众在遭到鼓吹的捉弄、失却了理性以后,会变得如何狂暴可怖。袁崇焕是一团火一样的人,在他四周,燃烧的是崇高的火焰、险恶的火焰、狂暴的火焰。这些火焰就像他本人灵魂中的火焰那样,都是狠恶地闪亮的。

崇祯以是杀袁崇焕,并不但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那么简朴。如果是出于一时误信,可说他只是笨拙。《三国演义》写曹操误中周瑜反间计,听信蒋干的密报,立即就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比及两人的首级献到帐下,曹操顿时就觉悟了,自言自语:“我入彀了!”那只是半晌之间的事。但是崇祯于十仲春月朔将袁崇焕下狱,到来岁八月十六才正法,中间有八个半月时候沉思熟虑。他曾几次想放了袁崇焕,要他再去守辽,是以有“守辽非蛮子不成”的话,从宫中传到外朝来。[121]既然有如许的话,当然已充分明白皇太极的反间计。他称袁崇焕为“蛮子”,那是既讨厌他的倔强,却又不由佩服他的干劲和才气。

当满清雄师兵临北都城下,辫子兵烧杀掳掠的动静不竭传入耳中,崇祯心中充满了惊骇,就像吓坏了的困鼠撕杀同类一样,只听到一个毫不敷信的谎言,便命令将袁崇焕投入狱中。他怕这小我的英悍之气,怕他的蛮劲和战役精力,怕他在手握兵权之际抢了本身的皇位,南宋时高宗赵构杀岳飞,这类心机也有感化;他的祖宗朱元璋杀大将李文忠、冯胜、傅友德、朱亮祖、蓝玉,是怕本身身后这些大将抢儿孙的皇位。只不过比之朱元璋与赵构,崇祯更加年青,更加贫乏才气、聪明、经历、知识,更加暴躁多疑。他如果放了袁崇焕出狱,命他带兵抗清守城,只证明本身的笨拙和懦怯。越是笨拙懦怯的人,越是不肯承认。认错改过,需求聪明,需求勇气,他所没有的,恰是这些品德。

袁崇焕身后,旧部祖大寿、何可纲率军驻守锦州、宁远、大凌河要塞,清军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崇祯四年八月,皇太极以倾国之师,在大凌河将祖大寿紧紧包抄,十月间祖大寿不支投降。副将何可纲不降,被杀。祖大寿骗皇太极说可为满清去取锦州,但一到锦州,当即就守城,而后皇太极派大将几次打击都打不下来。皇太极两次御驾亲征,攻锦州、攻宁远,都无功而退。直到崇祯十四年三月,清兵雄师再围锦州,整整围攻一年,到第二年三月,先击溃了洪承畴十四万雄师,祖大寿粮尽援绝,又再投降。祖大寿到顺治十三年才死,始终未曾为满清打过一仗,大抵是学了《三国演义》中“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主旨,满清也没有封他甚么官。比之满桂、赵率教、何可纲、孙祖寿等人阵亡捐躯,祖大寿有所不如,但比之其他的降清大将却又远胜了。

但是为甚么终究杀了他?明显,崇祯不肯认错,不肯承认当时误中反间计的笨拙。杀袁崇焕,并不是心中真的思疑他背叛,只不过要坦白本身的笨拙。以永久的卑鄙来粉饰一时的笨拙!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

相关阅读: 茅山后裔    快穿虐渣:BOSS哥哥,放肆宠    穿越之冷男不好撩    乡野小渔夫    霍少追婚100次    无敌狂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