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金庸作品集(简体新版)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碧血剑(64)[第3页/共5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就在这时候,清兵捉到了两名明宫派在城外卖力养马的寺人,一个叫杨春,一个叫王成德。皇太极心生一计,派了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巴克什、达海等人监守。俘虏了两名小小寺人,何需求派五名将领来监守?此中当然有计。高、鲍、宁三人是投降满清的汉人。到得早晨,鲍承先与宁完我二人遵循皇太极所授的密计,大声“私语”,相互说道:“此次撤兵,并不是我们打了败仗,那是皇上的奇策。你不见到么?皇上伶仃骑了马逼近仇敌,仇敌军中有两名军官过来,拜见皇上,筹议了好久,那两名军官就归去了。皇上和袁督师已有密约,大事不久便可胜利。”

崇祯见祖大寿带领精兵走了,不睬北京的防务,这一下可急起来了,忙派了内阁全部大学士与九卿到狱中,要袁崇焕写信招祖大寿返来。袁崇焕心中不平,不肯写,说道:“皇上如有圣旨,要我写信,我当然奉旨。再说,我本来是督师,祖大寿听我号令。当今我是监狱里的犯人,就算写了信,祖大寿也不会正视。”但崇祯不肯低头,不肯正式下旨命他写信,只是不竭派寺人出来催促。厥后兵部职方司郎中余大成劝袁崇焕说:“你的忠心和大功,天下皆知。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终须以国度为重。”袁崇焕想到了“以国度为重”五字,因而禁止了本身的倔强脾气,写了一封极诚心的信,要祖大寿回兵戍守北京。

满桂率兵五千守德胜门。当时北京军民在城头观战,但见清兵抵触而西,从城上望下来,如黑云万朵,挟迅风而驰,斯须已过。一场苦战,满桂受伤,血染征袍,五千兵只剩下了三千人。清兵威猛如此,北京人天然看得心惊胆裂。北都城头守军放大炮援助满桂,但炮术奇差,炮弹打入满桂军中,杀伤了很多士卒。

第二天,十仲春月朔,崇祯召袁崇焕和祖大寿进宫,见面后不问军情,却责问袁崇焕为何擅杀毛文龙,问不了几句,就喝令将袁崇焕拘系,囚入御牢。其实在六月十六日的圣旨中,崇祯早已说毛文龙罪大,杀他“杀得好!”“不必引罪。”此时却俄然“秋后计帐”,真是莫名其妙。

皇太极此次偷袭实在非常冒险。孙子兵法的首要原则是:设法引仇敌进入于我无益的阵地;让仇敌辛辛苦苦的远道来攻,我以逸待劳;仇敌初来时兵势锋锐,该当慎重不战,待得仇敌困顿怠惰而想退兵之时,便乘机进击。[105]这些求之不得的各种良机,俄然之间全数呈现了。袁崇焕熟读孙子兵法,以他的大才,当然能长于操纵,就算不能一举而灭了满清,起码也能够令清兵十余年不敢再来进犯。

主疆场是在广渠门。清兵是八旗兵中的精锐,领军的是莽古尔泰、多尔衮、阿巴泰、多铎、豪格,清军最短长的大将都在这一翼,除镶蓝旗、镶白旗、正白旗三旗精兵外,另有二千蒙古兵。袁崇焕、祖大寿率部和清兵打到傍晚(幸亏城头守军没有放炮援助袁军),清兵终究不支败退,退了十余里。袁军直追杀到运河边上。这场血战,清军劲旅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尔三部都被击溃。袁崇焕也中箭受伤。[103]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

相关阅读: 龙血圣帝    水根    你好,帝君    重铸南唐    白骨馆    重生之太子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