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碧血剑(60)[第4页/共5页]
和满桂抵触时,袁崇焕相称支撑他。赵率教戴德图报,又得袁崇焕不时勉以忠义,到锦州大战时,他俄然之间仿佛变了一小我。他和前锋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等率兵奋勇死战,和皇太极部下的精兵大战三场,胜了三场,小战二十五场,也是每战都胜。从蒲月十一打到六月初四,二十四天当中,无日不战,战况的狠恶,不下于当年宁弘远战。六月初四那天,皇太极增兵猛攻。锦州城中放西洋大炮,又放火炮、火弹和矢石,清兵受创极重。攻到天明时,皇太极见支撑不住了,只得退兵,退到小凌河安营,等待各路兵马集合整编。
他评张良偕力士在博浪沙以铁椎行刺秦始皇,误中副车,还算荣幸,事前无周到打算,本来胜利机遇不大,张良当时还是个少年,行动有些儿戏,那也难怪了。
袁崇焕留下来的诗篇,大多数是忧国忧民、悲忿沉郁之作,也有一些感慨伤逝、记念亲朋的,有几首表示家贫俸薄,愧对母妻。思念他平生,真是生于忧患,善于忧患,只要两三首小诗,稍显他诙谐的一面。
不过他对于天启天子,还是非常感激的。他本来是一个七品知县,自天启二年到七年夏天,短短的五年半之间,几近年年升官,中间还跳级,直升到“巡抚辽东、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实在算是飞黄腾达。他自发升官太快,曾上疏推却。他说在同中进士的诸同年中,官职最高之人和他也差着好几级,为了要做部下武将的表率,请天子收上升赏的成命。天子批覆说:你接连三次谦辞,品德很好,但你功绩大,升官是应当的。[70]
他到了广州,去光孝寺旅游,踏足佛地,不由想到平生杀人甚多,和环境大不调和,[72]但是那也只是感到不调和罢了。豪杰豪杰,一往无悔,却也不必对菩萨低头,不必对杀了该杀之人有甚么遗憾。
给事许誉卿就去问袁崇焕,用甚么方略能够在五年以内平辽。袁崇焕道:“我如许说,是想要欣喜皇上。”许誉卿已奉侍崇祯将近一年,明白天子的本性,袁崇焕倒是第一次见到天子。许誉卿因而提示他:“皇上是贤明得很的,岂可随便奏对?到五年期满,当时你还没有平辽,那如何得了?”袁崇焕一听之下,爽然自失,晓得刚才的话说得有些夸大了。
他承诺崇祯五年以内能够安定满清、规复全辽,实在是一时打动的口不择言,究竟上那几近是不成能的。袁崇焕和崇祯第一次见面,就犯了一个大弊端。大抵他见这位十七岁半的少年天子很焦急,就随口安抚。
此事同儿戏,留侯尚少年。
此次满桂带领明军在城南二里布阵,城墙下环列枪炮。皇太极佯败,想引明军来攻,然后伏兵齐起。但明军没被骗,守垒不追。皇太极因而回军再战。
袁崇焕在政治上属于魏忠贤的敌对派系。他中进士的主考官韩爌、保荐他的御史侯恂等都是东林党的巨擘。袁崇焕当然不肯剥削军饷去贡献魏忠贤。但为了大目标是守御锦州、宁远,他也相称的勉强责备。各省督抚都为魏忠贤建生祠,袁崇焕如果不拥戴,立即就会罢官,守御国土的弘愿没法得伸,是以当时也只得在蓟辽为魏忠贤建生祠。这座生祠,圣旨落款曰“懋德”。
若能甘逐客,牵犬出东门。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