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金庸作品集(简体新版)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章 碧血剑(56)[第1页/共5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他到山海关后,作为辽东经略(东北军区总司令)王在晋的部属,初时在关内办事。王在晋见他任事精干,非常倚重,派他出关到前屯卫去收抚流浪失所的灾黎。袁崇焕受命以后,当夜解缆,在波折豺狼当中夜行,四更天时达到。前屯城中将士无不平气。袁崇焕本是墨客,这一来,兵将都服了他了。

孙承宗很赏识他,极力加以汲引。袁崇焕因功升为兵备副使,再升右参政。孙承宗对他言听计从,委任甚专。

关外终究有了一个安然的处所。这些年来,辽东辽西的汉人流浪失所,如给满洲人掳去,便成了仆从,因而关外的汉人纷繁踊到,远近以为乐土,人丁大增。宁远城一筑成,明朝的国防火线向北推移了二百余里。

袁崇焕此次陆海出巡,写了一首诗,题目是“偕诸将游海岛”,不说“率诸将”而说“偕诸将”,不说“巡海岛”而说“游海岛”,很有儒将的雅量高致。诗中很清楚的抒写了他的表情:是战是守的方略苦受朝廷管束,不能自在,见到大好国土,更加深了忧愁。对繁华繁华我早已看得极淡,满腔忠愤,却只怕别人要说是杞人忧天。内奸的侵犯最后老是能安定的,但朝廷中争权夺利的斗争却实是大患,不知几时方能停止?看到天上浮云,冷僻清的玉轮,又想到我父亲去世,悲伤得肠也要断了。

明朝官制,兵部(国防部)尚书(部长)一人,摆布侍郎(副部长)各一人,上面分设四个司:武选(武官人事)、职方(军政、军令)、车驾(戒备、通信、马匹)、武库(后勤、练习)。职方司约略近似于当代的作战司,职方司有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主事大抵相称于作战司的文职中校处长。

这件事充分表示了他行事率性,很有胆识,敢作敢为而脚结壮地,但狂气也是实足。若在平时,他下属多数要斥责他擅离职守,罢他的官,但这时朝廷正在忧急彷徨之际,听他说得头头是道,便升他为兵备佥事,那是都察院的官,大抵相称于当代文职的参谋部上校政治主任之类,派他去助守山海关。袁崇焕终究获得了他胡想已久的机遇,大志勃勃的到国防火线去效力。

这时宁远之北的十三山有败卒灾黎十余万人,给清兵困住了不能出来。朝廷叫大学士孙承宗设法挽救。袁崇焕申请由本身带兵五千进驻宁远作援助。另派骁将到十三山去救回崩溃了的军队和灾黎。王在晋感觉这个军事行动太冒险,不加采取。成果十余万败卒灾黎都被清兵俘虏,只要六千人逃回。

清兵见仇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推动,四年当中也不敢来犯。但是打击的筹办事情却做得非常主动,努尔哈赤将都城从太子河右岸的东都城移到了沈阳,以便于南下攻明、西取蒙古,保持充分的反击姿势。

孙承宗也是个主动进取型的人物,这时向朝廷请饷二十四万两,筹办对清军策动打击。孙承宗是教天启天子读书的教员,天启对教员很不错,立即就批准了。但兵部尚书与工部尚书相互商讨说:“军饷一足,此人就要轻举妄动了。”以是决定不让他“饷足”,采纳公文观光的迟延体例,使孙承宗的计谋没法停止。孙承宗因而停止屯田政策,由军士自耕自食,也获得很大的效果。

天启五年,魏忠贤大肆搏斗朝廷里的君子君子,将弹劾他二十四条大罪的杨涟下狱。同时下狱的有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等大臣,所诬告的罪名是贪污。百姓大愤,数万士民在北京街道上呼唤大哭。魏忠贤不敢正式审判,命狱卒在监狱中打死了这些大臣。杨涟死得最惨,土囊压身,铁钉贯耳。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

相关阅读: 美职篮之王    姝荣    绝世霸妃覆九幽    绝美总裁俏房客    三国之水火无情    且把余生共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