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碧血剑(49)[第1页/共5页]
次日世人改道西行,河间府群豪也有十余人随行。这天来到高阳,离保定府已不过一日路程。世人到大街上悦来客店投宿,安设好铁箱行李,到大堂喝酒用饭。
这一役虽没杀了阿巴泰,但聚歼清军一千余人,实是十余年来从所未有的大胜。群雄在锦阳关前大呼大跳,喝彩若狂。袁承志瞧着金蛇剑上的点点血迹,心想:“此剑本日杀了很多鞑子兵,才不枉了这剑身上的模糊碧血!”
次日袁承志与孙仲寿等别过,偕同青青、哑巴、洪胜海等,押着铁箱迳往京师顺天府。孙仲寿、水总兵等率领三营,于夜间悄悄行军,往鲁直交界处马谷山一带驻扎。
只听得号角声响起,大队清军马队冲到,数十名掉队的明兵顿时给刀砍枪刺,尸横当场。袁承志心下不忍,说道:“快冲下去策应!”孙仲寿道:“还得等一会。”青青急道:“再不下去,我们的人要给他们杀光了。”孙仲寿道:“再等一会!”青青急得只是顿足。
只见东面桌边坐着个胖大梵衲,头上一个铜箍,箍住了长发,边幅威猛,桌上已放了七八把空酒壶。店小二送酒到来,他揭开酒壶盖,将酒倒在一只大碗里,骨都骨都一口气喝干,双手左上右落,抓起盘中牛肉,半晌间吃得干清干净,一叠连声大嚷:“添酒添肉,快快!”这时几个店小二正忙着号召袁承志等人,不及理睬。那梵衲大怒,伸掌在桌上猛力一拍,酒壶、杯盘都跳了起来,连他邻桌客人的酒杯也震翻了,酒水流了一桌。
千余名清兵挤在山道当中,固然勇悍,但难以结阵为战。仇敌冲到身前,弓箭也用不上了,为群雄四周八方的围上攻打,不到一个时候,已尽数就歼。清军统帅阿巴泰得报前锋在锦阳关中伏淹没,当即率兵退回青州。
朱安国、罗大千、倪浩等曾在锦州、宁远与清兵多次血战,虽觉部属兵将不听号令,规律不整,非精锐之师,但凭心而论,也觉这一仗胜得委实非常幸运。他们素知清兵精于骑射,步兵冲杀时一往无前,勇悍无伦,明兵实非敌手。袁督师当年以是得能宁锦大捷,全仗了守监城、用大炮,若在平野比武,凡是明兵必败。这一次交兵,一来伏兵凸起,杀了个清兵出其不料;二来截断了清兵千余名前锋,群豪及明兵以数倍之众围攻,人数上大占上风,清兵救兵开不上来;三来袁承志部下技艺精熟之士甚众,以之对战清兵,殊不见弱。
孙仲寿道:“朱大哥,我理睬得。你提示我们,这一仗胜得幸运,此后大伙儿要更加尽力。骄兵必败,哀兵可胜!”
而后大家练兵,常锻练士卒技艺,正视号令规律,虽不能将步队练得就此强过了清兵,但也不致如畴昔明兵那样一触即溃了。然对于清兵自幼熟谙的骑射工夫,毕竟难以练得与之不相高低。
袁承志叹道:“我甚么都及不上爹爹,他会做诗,会用兵兵戈,我可全不会。”青青道:“你的武功却定然比你爹爹强。”袁承志道:“我爹爹进士出身,没练过武。但武功强只能办些小事,可办不了大事。”青青道:“也不见得,武功强,当然很有效处。”
袁承志心想父亲忠于明室,当时手握雄师兵权,蒙受奇冤之时,全无涓滴称兵作反之意,虽为天子冤枉磔死,却始终不肯负上个“反贼、背叛”之名,是以一再通传,不成说他是袁崇焕之子,以免父亲地下有知,心中不安。盖当时官宦之家,于“忠孝”两字看得比天还大,袁承志虽为百姓求生而造反,却决不敢公开举旗反明,他本不喜“金蛇王”的称呼,但用以粉饰“袁崇焕之子”,倒也可行,也就任由江湖朋友随口乱叫。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