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碧血剑(3)[第3页/共5页]
那农夫昂首,向他们细心打量。这时前面树丛中传来牛蹄践土之声,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转了出来。那牧童十岁高低年纪,头顶用红绳扎了个小辫子,神采乌黑,笑嘻嘻地,一双大眼炯炯有神。那农夫对牧童道:“你把马带到山里放草,入夜了再返来吧。”小牧童望了张朝唐三人一眼,应道:“好!”牵了三匹马便走。
当晚张朝唐和杨鹏举、张康三人同处一室。张康着枕以后当即熟睡。张朝唐想起此行风波万里,徒然担惊受怕,不知此去广州,是否另有凶恶,思潮起伏,一时难以入眠。过了一会,忽听得书声朗朗,那小牧童读起书来。
张朝唐大喜,一再称谢。这几日来他吓得心神不定,当今得和一名镖师同业,刚才又见到他武功了得,顿时大感心安。
过未几久,前面追兵声又模糊传来,杨鹏举甚是惶急,见前面有三间瓦屋,屋前有个农夫正在锄地,便上马走前,说道:“大哥,前面有官兵关键我们,请你找个处所给躲一躲。”那农夫尽管锄地,便似没听到他说话。张朝唐也上马央告。
杨鹏举把烛台交他拿着,搬开木箱,上面又有一只木箱,伸手便去扭箱上铜锁。张朝唐道:“别看旁人隐私,只怕惹出祸来。”杨鹏举道:“这里气味古怪。”张朝唐忙问:“甚么气味?”杨鹏举道:“血腥气。”张朝唐便不敢言语了。
张朝唐见他们说话未几,神采凛然,举止端严,毫不似平常农夫。那姓朱和姓倪的尤具威猛之气,姓应的则气度高雅,似是位饱读诗书的士人,几人说的都是北方官话。张朝唐摸索了几句,姓应的唯唯否否,并不接口。
张朝唐侧耳谛听,书声中说的似是兵阵战役之事,不由猎奇心起,披衣下床,走到厅上。只见桌上烛光亮亮,小牧童正自读书。姓应的坐在一旁教诲,见他出来,只向他点了点头,又低下头来,指著书籍讲授。
张朝唐接过一看,轻飘飘的是块竹牌,上面烙了“山宗”两字,牌背烙了些斑纹,看不出有甚么用处。
张朝唐一看,只见满箱尽是金银珠宝,一惊之下,作声不得。
三人行了二十几里路,寻不到打尖的店家。杨鹏举身上带着干粮,取出来分给两人吃了。张康找到个破瓦罐,捡了些干柴,想烧些热水来喝,忽听得身后有人大呼:“强盗在这里了!”张康一惊手抖,将瓦罐中的水都泼在柴上。
蒙蒙眬眬的睡了一回,忽觉有人相推,惊醒坐起,只听杨鹏举低声道:“这里只怕是盗窟,我们快走吧!”张朝唐大吃一惊,低问:“如何样?”
星光熹微中看那人时,恰是那姓朱农夫。
三人纵马奔驰一阵,山道曲折,追兵呼唤声虽清楚可闻,人影却已不见。急驰中前面俄然呈现三条小岔道,杨鹏举低喝:“上马!”三人把马牵到树丛中躲了起来,半晌间追兵也已赶到。那老王略一游移,领着军士向一条岔道赶了下去。
杨鹏举回过甚来,见刚才逃脱的公差老王一马抢先,领了十多名军士,骑马赶来。杨鹏举叫道:“快上马。”三人仓猝上马。杨鹏举让二人先走,抽出挂在马鞍旁的钢刀,在后保护。众军士高叫:“捉强盗哪!”纵马追来。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