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田契攻心[第1页/共2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王聪儿站在山梁上,远远瞥见官道上的流民步队扛着铁犁、背着番薯种,沿着“数据碑”标出的线路往垦区走。她俄然想起教中智囊曾说:“清廷若真能按数据分田,比千军万马还短长。”现在看着山下爬动的人群,终究明白嘉庆帝的“田凭攻心”,实则是用百姓最懂的“地盘账”,断了白莲教“均田免赋”的虚言。

“大人,皇上要我们在田凭上附‘地力测算公式’,”书吏展开新到的模板,只见“沙壤耐旱,粟米亩产一石二斗;红壤需粪,番薯亩产三石五斗”等字下,都用蝇头小楷注着《农政全书》的算法,“还说要刻‘数据碑’立在村口,让百姓晓得每亩地该收多少,官府毫不加赋。”

帐外俄然传来骚动,哨探押着两个浑身泥污的百姓闯出去——是刚从兴安州逃来的流民,怀里紧抱着用油布裹着的《耕织数据册》。翻开册页,每页都盖着“兴安屯田总局”的紫漆大印,首行印着嘉庆帝御笔:“凡归田者,男丁记力,妇人记艺,孩童记龄,三载无过,田亩永为己业。”

当晚,八百里加急文书送至兴安屯田总局,新任道台林则徐正在油灯下查对“匠人编户”数据。他发明的“匠籍三联单”已初显效果:铁匠、木工凭技艺编入“军火局”或“屯田局”,笔据可换粮食布匹,三个月内,教中“铁匠营”已有三分之一携家眷归降。

颙琰嘲笑一声,抽出《白莲教众成分阐发表》——这是数据房按照被俘教众供词清算的,30岁以下青壮占六成五,此中佃农、流民又占八成。“他们怕的不是田凭,是我们断了‘裹挟流民’的路。”提起朱笔,在阐发表空缺处画下“田凭+数据册+匠人编户”的三角模型,“传旨勒保,在流民堆积区开‘数据公廨’,当场测量田亩,刻碑立界,让百姓亲眼瞥见‘东至某山,西至某河’不是虚字!”

次月,房县山民发明,官军在交界处竖起了一人高的青石碑,碑面用阴阴文刻着“兴安州屯田数据碑”,正面是汉字“某户田十亩,东至松溪,西至老槐,南至官道,北至荒坡”,后背用白莲教曾用过的“莲斑纹”雕着田亩四至的测量数据。更有人瞥见,官军的数据站里摆着算盘、量天尺,流民登记时不但按指模,还会被量臂展、测步幅——传闻是为了按《考工记》“人之步,尺有二寸”来分派耕具。

千里以外的紫禁城,嘉庆帝正在数据房检察《川楚屯田进度图》。图上用分歧色彩的算珠标注:红色代表未光复区,黄色是“永业田凭”发放区,绿色已开垦成田。兴安州的绿色算珠每日增加,郧阳府却有几处红色算珠固执地钉在竹山、房县交界处——那是王聪儿的老营地点。

火塘边,被烧剩的田凭残页俄然被风卷起,飘向官军节制的垦区。残页上“三年免税”四字清楚可见,在秋阳下泛着朱砂的红光——那是嘉庆帝特地用的“免税红印”,比教中“劫富”的标语,更像落在地盘里的种子。

“这是官军发的?”王聪儿盯着册中“沙壤宜粟”的图示,俄然想起教中“老掌柜”曾说过,乾隆朝陕西巡抚毕沅编《关中胜迹图志》,也用过近似的泥土分类法。

“皇上,勒保急奏,”军机章京捧来黄绫折,“白莲教在房县散谣,说‘田凭是官军的牵驴绳,秋后要连人带田一起收’。”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

相关阅读: 妖孽狂医    重生八零养狼崽    异界魔王是宅男哥哥    爱之深,心之痛    幻魔猎手    带着iPad闯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