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页/共4页]
真宗悄悄喟叹道:“先帝两次北伐,不想竟成绩了这一妇人。”固然王继忠谨慎地用了侥胜二字,但是在坐中人都明白,两次大战得胜,又岂能是“侥胜”二字所得来的。
王继忠寂然道:“恰是。若非萧挞览已死,萧太后也不会这么快提出和议。”
毕士安沉吟半晌道:“辽国天子若不肯等闲让步,便是我们与萧太后签订了和约,将来一定不生变故。”
寇准一贯性气极高,连真宗都不便开口,亏了是毕士安才有这天大的面子打断他的话,亦是提示他,现在王继忠还是辽国的使臣,商讨下一步的军务走向,不便当着王继忠的面。
真宗微微一笑:“朕倒想晓得,你如何持续为朕效力?”
真宗眉毛一挑:“哦,萧太后到底与你说了些甚么,能让你就此弃宋投辽?”
自真宗亲征澶州,几番交兵,很有小胜,与辽军构成对峙之局。再加上前次萧挞览探营被床子弩所伤,辽军慑于宋营弩弓的能力,也不敢过分逼近。眼看气候一天比一天酷寒,辽军深切宋国要地,粮草供应线冗长,寇准又采纳坚壁清野的体例,辽军一起所进州县,粮草都已经搬光。本来辽军并非一起过关攻城而来,而是一起纵深到底,是以初期边关各镇都未及分兵,及至真宗亲征澶州,天下各地驻军重镇都派缺勤王军,连续向澶州进发。
王继忠道:“萧太后声望极高,她手中订的合议,没有极大的来由,先人一定敢等闲颠覆。且辽国天子事母至孝,此约必然,于他这一世,必不也颠覆。”
王继忠欲言又止,只得退后一步。
世人都在凝睇听王继忠阐发,一时竟无人察看到真宗的纤细神情窜改。
真宗点了点头,道:“这倒也罢了,你且先下去罢!”
王继忠恭敬地谢恩后坐下,才道:“客岁罪臣与萧挞览作战,孤军奋战至最后,重伤被虏。本想一死就义,谁知辽人防备甚严,一时不得便死。而后被押送到上京,萧太后与我三番长谈,罪臣与她订下商定,臣终此平生,只为宋辽和议着力,决不为与大宋交兵着力。”
早在真宗出征之前,王继忠就已接受萧太后之命,通过莫州守将石普,递上和谈的折子。
寇准一步跨了出来,一把抓住了王继忠的手:“萧挞览真的死了吗?”
当时大宋建国不过数十年,五代十国时的遗风犹在,臣子们朝秦暮楚,所念及的不过是故主恩典厚薄,倒没有多少国与族的不共戴天。象冯道似的事奉五朝十帝,不但不觉得耻,反引觉得荣。当年杨业曾经是后汉之臣,后投效大宋,却并非忠臣不事二主,陈家谷兵败后绝食,重多的是报效太宗天子的知遇之恩罢了。
王继忠告退后,真宗转头对帐中的重臣们道:“你们都闻声了?”
真宗于王继忠天然不陌生,他是真宗在蕃邸时的旧臣,真宗十五岁开府之时,就已经服侍真宗了。真宗即位,王继忠升为定州知州。客岁也就是咸平六年四月中,王继忠与王超、桑赞领兵战辽,成果王超、桑赞临阵退师,王继忠固然力战,但还是被萧挞凛所俘。真宗初觉得王继忠已经战死,甚为伤感,下旨追封大同军节度使及侍中,荫封其三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