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将军令与秋子梨(四)[第1页/共2页]
才刚系好裤带,却光着上半身。他身边还摆着一个翻开的针囊,一整套的银针,齐划一整地插在针囊里头。
实在也不难诊出,他脑袋约莫是教甚么重物狠恶撞击过,积了淤血。又因头盔的防护,替他挡去了一些力道,是以淤血仿佛并不很大。
醒过两回针,我将他脑袋上的银针一一取下,清算起来。可他仍旧纹丝不动地躺着,并未有半点要醒转的意义。我抓起他的手腕子,又听了听脉,仿佛是较方才稍平顺了些。
嚼了一会子饼,我想起了下半晌就想奉告师父的话,遂放下饼,从怀里摸出一枚铁质的虎头小信印来予师父看:“师父,这是我替他拭身时,在他身边找到的,你瞧瞧。”
我吃过一碗汤,忽想起东配房里还昏昏地躺着一名,也不知他多少日子未曾进食了,便又取了个碗,盛出一碗来另置,以备他万一醒了腹饥。是以还西席父半真半假地耻笑了几句,他佯装拈酸地抱怨未曾见我如此详确地待过师父。
污了一铜盆的水,才将他的真容擦拭出来,我凝神打量了片时。但见此人约莫三十的年纪,与师父看起来年事相仿,高眉骨,直鼻梁,白面不必,如无脸上的那些擦伤,只怕还更清隽些。
这又是师父古怪的事理,马死了可惜,那人呢?死了不也可惜。他倒是甘愿医马,也不肯医人。
“不想师父还会下灶房。”我笑嘻嘻地跟进屋,在他劈面坐下。
陶锅揭开,香气扑鼻,师父竟炖了一锅鸡汤。
鲜香跟着他一同从灶房里冲了出来,师父几步就到了正殿那屋,将陶锅重重地置在案上,又将烹茶的泥路等物都挪到了一旁,在案边坐定,向我催道:“傻站着做甚么,劳忙了一日还不饿么,还不快来用饭。”
如果在平常,在生药铺子里,如许的景象下,老是由师父来施针,倒不是我在乎男女授受不亲的那些礼教条框,师父从不教我那些没用的废话,医者眼里哪有甚么男女,在师父眼里更是没有矫情造作的虚事理。稍作顾忌,也不过是为了保全旁人的感受,总有人受不住我在礼教上随便,仿佛我教他们受了甚么奇耻大辱普通。
我在一旁的席榻上铺了被褥,请师父帮手,将他安设在席榻上,脖子下垫了个方枕,好便利我一会儿替他施针。
若不是之前亲目睹他铠甲覆身,并光着的上半身展露着条块清楚的腱子,的确没法信他是个武将,说是个白面文士才更贴切些。
师父从灶房出来,手里拿着几个饼号召道:“饭已得了,快过来。”
及到此时,我的肚腹中才传来一串藐小的“咕噜”声,这才认识到,自中午,颗米滴水未进。
“我瞎猜着,那人会不会就是山下安丰军中四周寻觅的走失领将……”我打量着信印上独一能辨的一个“余”字问道,毕竟虎头信印,并非随便甚么人都能用的。
我守在那郎将身边,要替他醒针,若非如此,我早就忍不住跑到门口去看师父要如何同那吃痛吃惊的马周旋,拔了那些波折刺。
师父从屋里出去未几时,边听得内里马咴咴地叫喊,另有蹄子不竭踏地的动静。我方才瞥见那马的四条腿上皆有嵌在皮肉里的尖刺,要将它们全都清洁净了,须得费一番工夫呢。
师父瞥了他一眼,站起家淡淡回道:“我怎能知。”说着他抬腿便往外走,“他那匹战马倒甚有灵性,伤得也不轻,死了可惜,我看看去。”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