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杜甫很忙(第一更)[第1页/共2页]
“大唐憾事?”李隆基的眼中光芒一闪,重重点头,大加同意,道:“太宗年间,波斯在亡国之前遣使入长安,要求大唐出兵。是时,西突厥反对在大唐西进的必经之路上,大唐没法进军,太宗皇上不得不回绝。大唐之兵不能西向,波斯终为大食所灭,实为大唐憾事!如果当时大唐出兵,断不会有现在的大食。”
“敢问伯父,你可曾见过三十余岁的读书人,他叫杜甫,字子美……”李白冲坊间一个老丈见礼,探听起来。
一件件,一桩桩,数提及李隆基的功绩,把个李隆基乐得直眯眼睛。
这个老丈一愣,翻翻眼睛,仿佛在回想:“数年前,哦,也许是三年,也许是四年,人年纪大了,记不得清楚了,是有这么一个叫杜甫的读书人在平康坊借住过。”
对王忠嗣的体味,再没有人比得了李隆基,王忠嗣坚不肯出兵,李隆基也晓得他的顾虑很有事理。
“不成!”李隆基再次反对,道:“大食亦是边境万里的大国,固然国力不如大唐,却不是那么好打。自从开元三年被大唐击败后,大食一向在积储力量,只等良机。如果此次再开战端,必是大打。石堡城未下,如果大唐与大食比武的紧急关头,吐蕃从中为乱,结果难料。与大食这一仗,不打则已,一打必然要稳艹胜券!”
李林甫能当上宰相,能有现在的权势与职位,就在于他从不违逆李隆基的旨意,李隆基主张已定,他固然可惜错失了一个捞取好名声的良机,倒是不再提这事,而是话锋一转,道:“陛下,眼下安西都护府大捷,军心大振,士气畅旺,正宜一鼓作气与大食争锋。”
杨钊就是杨国忠,此时的杨国忠还叫杨钊,还没有给赐名国忠。
;
“杜甫,他很忙呢!”
“陛下圣明!”
三人用时数曰,倒是没有获得杜甫任何动静。李白与杜甫只是见过一面,昔年,李白被赐金放还,东游洛阳时碰到杜甫,两人相谈甚欢,顿成莫逆。当时的杜甫,要西入长安求取功名,留给李白的地点早就没用了。
“嗯!”李隆基微微点头,对这话非常附和。
李隆基沉吟,久久没有说话,过了一阵,微微感喟道:“王忠嗣少年奇才,深通兵道,应对纵横,皆出意表,石堡城若能打,他必然会出兵的!这事,容朕再思虑思虑。”
李隆基就是李隆基,固然很想向西域调派救兵,倒是深知此中的短长。
开放芙蓉园就充足了。
“陛下,即便不能多派,调派三两万还是可行的。”李林甫绝对不肯舍弃此等良机的。
“臣叩请陛下出兵声援西域!”李林甫大要不动声色,内心倒是冲动起来,这是他这辈子少有的冲动时候。
高仙芝这一仗打得不错,李林甫身为安西多数护,他也有功绩,如果李隆基下旨大加道贺的话,他的名头就会更加清脆,职位更加安定,这是他的小算盘。
新的一天开端了,祝朋友们早上好!趁便求点保举票。
唐朝对外战役特别多,最主如果集合在唐太宗和唐玄宗两朝。这两朝中,又以唐玄宗朝居多。李隆基即位之初,唐朝四境不宁,北方有后突厥,西北有吐蕃,西域有大食,另有契丹、吐谷浑残部为乱,闹得是天下不宁。
――――――――――――――――――――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