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城外来人[第1页/共2页]
李昂一听,这时候派人来是甚么套路?考虑一阵,脑筋里俄然闪过一个动机,遂摸索着问道:“相公,来人但是索要赋税?”
“门生是问那贼首名唤丁进?”
卖力看管的公人们连哄带骗,人家只一句就把你堵返来,既这般好,那般妙,你本身怎不去?
“还能如何?再募使者出城,看能不能多给些黄白之物,只把这粮省下来。”康允之说话间又叫来侍女添了水,一口饮尽,看来在前头是没少废口舌。
望着那张豪气勃勃的脸,心下实在欣喜。这门生家里也不是甚么大富大贵,却能急人之困,迩来出钱出粮,四周驰驱,恰是他父子二人的榜样感化,才使得城中大户们松了口,借出很多粮食。
康允之一听,得,这下又能省出一点粮食了。
李昂没有答复,而是持续问道:“不知那使者是怎生说法?”
“哦,回相公,门生来前去见了几个家在城中的同窗,他们都表示了解府县的难处,凡是还过得下去,不会费事官府。”李昂随口答道。
康知府摆摆手没说话,侍女奉上茶水,他长饮一气,又待呼吸陡峭了才开口道:“城外来人了。”
康允之俄然起家,神情很有些冲动。既然贼寇也缺粮,那本身即便如李荩臣所言一两一粒也不给,到时丁一箭保持不住,迟早也会撤围而去。
连续两天,那榜文前看热烈的很多,却无一人伸手去揭。
李昂似有所思,但随即摇了点头,告别而去。
官吏们却想错了,钱是好东西,肥差更是谁都想要。可前车之鉴不远,再眼红,谁还敢拿本身的性命作赌注?有命挣,没命花,这不是最哀思的事么?
康允之正要放下茶杯,闻言手中行动一停,错愕道:“这是为何?”
李昂等他喝完后,正色道:“相公,不管是银也罢,粮也罢,一两一粒也不能给。”
康知府一时竟无言以对。
康允之大为惊奇:“你早推测了?”
行完礼落座以后,李昂问道:“相公唤门生有何叮咛?”
“那倒没有,都是知书识礼之人,又是同窗,天然比旁人好说话。”李昂淡然一笑。
“请相公明示?”
见他沉默,康允之也不催问。在他看来,此子见地远超其春秋,这已经难能宝贵了,哪还期望他想出退敌之策来?遂岔开话题:“忘了问你,本日来是……”
康允之亲身送至堂下,故意提示他不要忘了勤奋,但转念一想,都到这步地步了,谁还顾得上读书?又想到,如果早听此子良言,何至于到明天这局面?不消多久,只提早一两月筹办……唉,悔之晚矣。
“丁出去使一张口便索要白银一万两,粮五万石,承诺一旦银粮到手,便当即撤围离境。我与府县官员在前头商讨半日,银两倒还好办,这粮倒是千万凑不出来的。”康允之感喟着。
并且据梁成所言,这十多天以来,不时有贼抵近城池窥测,想必是为寻觅城防缺点。一旦再开战,或许就没有上回那般荣幸了……
李昂经常出入知府官邸,晓得作息,是以这回是掐着时候来的,估计康允之应当在内宅。不想却在堂前碰到那老管事,说知府相公一整天都在前头,至今没有返来。
“如果贼寇也缺粮,他们会如何办?”
“相公试想,丁一箭所部本就是流寇,既无落脚之地,也没处弥补粮秣,端赖抄掠州县保持。此前他破了毫州,所得想必有限,围寿春至今已有二十余日,他部下但是起码几万张嘴在等着用饭。门生猜想,他要银是假,要粮才是真!”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