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古来才女皆寂寞[第3页/共3页]
不过,亲眼所见,苏轼的勤于政务让王棣非常佩服。偌大名声的大文豪是至心实意想为国为民做些事情呀,即使算不得能官干吏,但也确是肯担负的,总比一干尸位素餐的空谈官僚要强上很多。
纵观李清照平生和她的诗文、词句,可知她真正的欢愉的婚姻糊口,不过一年风景。权势更迭之下伉俪二人决不对等的支出,必定了她婚姻的不幸。至于张汝舟,不谈也罢——数月而殁的婚姻,会有幸运可言?
因而,他说了“社仓”之事。
三从四德,无才便是德,女子的标签便是“从”,从命男人,从命礼教,从命社会。一个“从”字,道尽了当代女子的酸楚与艰苦。
在王棣想来,才女能够美,但当与标致无关——如果你想有才,那么就要把你边幅变的丑恶点,如果你想标致,那么就要把你的才华给消掉。才貌兼备的才女毕竟少,才女长的不标致,嫁的丈夫又不晓得怜香惜玉,或者又碰上乱世。以是才女们的运气大多是可悲的。
他的这番建言让苏轼顿时面前一亮,太有可操纵性了,都晓得“常平仓”、“义仓”的猫腻,这改进版“社仓”倒是最大限度地趋避了能够存有的弊端,算是官方鼓励的官方行动,但官府倒是有“终究解释权”的,此策大善也。
咏絮之才谢道韫,文才精绝,所着诗、赋、诔、讼,传于世,气度不凡,不让须眉,风味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民风。
江南被誉为“鱼米之乡”,乃为天下粮仓。不美之处在于,江浙临海,年年都有飓风光临,少则数次,多则廿余次。暴风起,暴雨降,河湖众多,洪涝成灾,但多在夏秋二季,春日里是不常见的。
人间万物,过犹不及。雨水一旦多了,门路泥泞,春寒犹在,踏不了春,赏不了景,滴滴答答欲去还留的,闹不闹人,扎不扎心?甚么“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甚么“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甚么“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甚么“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都是哄人的。
又或许是自古才女多悲情,而是多悲情方能成绩才女。
幸亏,才女尚未长成,尚未颁发那两首《如梦令》,尚未“洛阳纸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尚未问世,尚未吸引太门生赵明诚的“以文思人”。王棣对赵明诚那厮观感极差,实足是翻版“君子剑”,自擅自利的伪君子,就差没有“挥剑自宫”去练那绝世神功“葵花宝典”了……呃,太主观了,如许不好。
当然,千古以降,总会呈现几个离经叛道的奇女子。
而当务之急倒是“抗洪”。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