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后蜀占四州的始末[第2页/共3页]
公然,没多久,凤翔的赵思绾、关中的王景崇,汇合河中的李守贞,掀起了新的兵变**,他们纷繁向后蜀投诚,新建立的后汉政权岌岌可危!
固然,阶州之战后蜀终遭败绩,但自此孟昶决计师法武侯,经略陇右,拓边西北。毕竟,这年孟昶也不过二十六岁,恰是满度量负、大志勃勃的春秋。
凤州,北连大散关,南出褒斜道,是联通陇右、汉中的计谋要地。蜀军得了凤州,就能把陇右、汉中连为一体,为西川的北部边防,落上最后一把坚毅的大锁。
随后,李继勋汇合兴州刺史刘景率兵攻占固镇。按照何建的建议,孟昶制定了控扼险要、阻截援兵、集兵攻城的战术。
并向孟昶建言,该当趁乱,速取固镇(今陕西凤县东南)与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南)。
本书来自 品&书#网 /book/html//5/
投了孟家,总比投奔契丹,卖身求荣来得便宜!以是,何建便把雄武军所辖秦、阶、成三州之地,悉数献于后蜀。
向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厥后顾祖禹更是总结汗青兴衰,得出一条定律:“梁益有事,必在散关!”
孟家父子的运气,貌似都很充分。谁天上不会掉馅饼?刚过两年多,陇右三州就践约而至!
汧水(出自陕西陇县,在宝鸡与渭水汇合)、渭水(源自甘肃渭源,经宝鸡南,横贯陕西平原,注入黄河)萦流其间,阵势险要,素有“秦蜀咽喉”之称。
孟昶的运气真是好得一塌胡涂,四州方才收取,凤翔、晋昌(今陕西西安)两镇节度使侯益、赵匡赞的请降书就到了成都,两人建议后蜀出兵关中。
但是,唐末五代倒是个民族大融会的事情。即便是沙陀三王朝,也已融入中原——这个汉民族共同体的大熔炉中。
要晓得,后蜀如能进取陇右,则此地可与汉中联为一气,既可在西北构成稳定的军事防地,又能够以之为打击基地,收得两川所紧缺的兵员、战马和各项军国物质,而后以高屋建瓴之势直捣关中。
山南西道节度使孙汉韶率军两万,直下散关,取北阻援敌、关门打狗之势。随后,两军合攻凤州。迫使凤州防备使石奉頵举城降蜀。秦、阶、成、凤四州之地,至此被后蜀尽数支出囊中。
特别是驻守秦州的雄武节度使何建,历任沿边六州藩镇大帅,美满是靠军功、政绩,一步步升迁上来的后唐、后晋两朝名将,可谓西北砥柱。
对此,孟昶一儿都不陌生。以是,他立即命令沿边将帅:策应王君怀,速取阶州。
而武侯六出祁山,亦不能将陇右之地收归蜀汉,厥后陇右终成蜀汉之患。
但实际上,这些并无毛病,孟昶作为一个野心勃勃,并富有进取心的处所性霸主。
位于秦岭西端与陇山分界处,嘉陵江上游的低谷地带,是秦岭西部南北来往的一条首要通道。散关即在此通道的北端,当道依险而立。陇山、终南山,在这里交汇。
固然,侯益、赵匡赞临时变卦,后汉大将王景崇把蜀军赶回了蜀中,但孟昶以为北伐中原的机会已经成熟。
而大散关,又是凤州的流派、凤翔的咽喉。这座雄关,在宝鸡西南五十二里的大散岭上。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