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5[第1页/共3页]
质:抵押。当时诸侯之间缔盟,常常把本身的子孙交给对方做抵押,以获得信赖。
贱息:我的孩子。 舒祺:触詟儿子的名字。
这两句说:莫非不是(为她)作长远筹算,(但愿她)有子孙世世代代接踵为王吗?
这句说:却本身勉强渐渐地逛逛。
22、少:副词,稍稍。 益:增加。
39、反:同“返”。这句说:千万不要让她返来。古时诸侯的女儿出嫁,只要在国亡或被废今后才返国,以是赵太后如许祝告。
18、恃(shi事音):靠。恃辇(nian捻音):依托乘舆代步(因两足不能走)。辇:本来是两人一起拉的车,秦汉今后专指帝王乘的车子。
8、者:代词,这里代人,相称于“的人”。
嗜:或作“耆”,爱好。
上古汉语里的“走”,相称于现在的“跑”;说“行”,相称于现在的“走”。现在有的处所口语还是如许说的(如广州话)。
15、曾:放在“不”字之前,加强否定的语气。疾走:快跑。
这句说:但愿让他得以补进侍卫的数量里,(当一名卫士)。
35、过:错。
24、色:面色,指喜色。 解:消逝。
19、日:每天,时候名词作状语。
壑(he贺音):山沟。 托:拜托。 之:他,(指舒祺)。
38、已行:已经走了今后。
《战国策》4
54、恣:任凭。 使之:调派他,安排他。
55、子义:赵国的贤士。
“氏”的普通用法是指姓氏,某姓称为某氏。“氏”也能够添在爵位、官职、国名、朝代、诸侯这些称呼以后,分解一个称呼,这里的赵氏,是增加在国名以后的一例。
这两句说:赵王的子孙封侯的,他们的担当人现在另有存在着的吗?
29、昧:或写作“没”,这里的意义同为“冒”。 以:介词,省了宾语“之”。 闻:(向在上的人)禀告。
27、垂怜:古汉语里“爱”和“怜”在“敬爱”这一意义上是同义词。
16、窃:暗里,表示谦善的词。
56、犹:还。 尊:用如名词,指高贵的职位。
17、贵体:即是说贵体。前人把玉当作贵重的东西,这里用“玉”字表示贵重。
得无:该不会,表示猜想性的疑问语气。
25、贱:客气的说法。 息:子。
20、今者:迩来,这一阵。 殊:很。
4、长安君:赵太后最小的儿子的封号。
7、明谓:明显白白地说给(摆布)听。
30、敬诺:服从。
5、乃:副词,这里当“才”讲。
33、异甚:(爱得)特别短长。 异:壮语。
46、奉:同“俸”,指俸禄。
这句说:任凭你如何安排他吧!
44、“诸侯”后:承上文省了“之子孙受封者,其继”等字。
郄(xi细音):同“隙”,不舒畅。
6、强(qiang抢音)谏:极力谏诤,极力奉劝。
这句说:情愿趁我还没死的时候,把他拜托了。
31、及:趁。 填沟壑:原意是身后没人安葬丢在山沟里,这里是谦善说法,就是指死。
第三段粗心:借拜托儿子到王宫当卫士,和太后思念远嫁到燕国的女儿,渐回正题。
32、丈夫:男人的通称。
34、媪(ao袄音):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