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经济之道[第1页/共2页]
羊膻味熏得他眼睛发酸,但那些陈腐的歌谣,却让他临时健忘了阛阓的算计。
“以物易物...”林峰摩挲着卢乎给的令牌,嘴角扬起伤害的弧度。
晨光中,林峰将五枚铜钱一字排开,金属大要折射着初阳的光芒。
青杰不耐烦地拍案而起:“少卖关子!若说得在理,青塘草原任你来往!”
卢乎勒住战马,落日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朋友二字,且慢说。”少年声音明朗,“待我问过父亲与长老,才知你配不配得上这个称呼。”
“世子,”林峰俄然将铜钱扫入袖中,“这些商贾伎俩本不该污了您的耳朵。”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滑头的光芒,“但若用这些铜钱买卖,青塘起码要亏三成利。”
话未说完,林峰本身先点头:“马匹事关严峻,还是等见过令尊再议。”他俄然拍案大笑,“本日能与世子了解已是幸事,何必急着谈买卖?”
“这...”卢乎拾起碎片,指尖摩挲着断面,却还是一头雾水。精密的汗珠从他额角排泄,在春季的晨光中闪闪发亮。
“利落!”林峰抚掌大笑。他将断钱按年代排开,指尖轻点:“太祖钱铜七铅三,一贯值一两二钱银。”手指移到下一枚:“庆历钱铜三铅七,一贯只值八钱银。”
暮色中,他望着牧民们用羊毛换来的丝绸,仿佛瞥见格萨尔王的妃子正在卸下铠甲。这个封闭已久的贸易王国,毕竟敌不过来自中原的商道大水。
“准你生不测相氆氇,”卢乎马鞭轻点,“但铠甲兵器免谈。记着,商税只收铜钱白银。青塘用惯了这些,是好是坏,不劳你操心。”
林峰瞳孔微缩,这位十六岁的世子竟如此复苏。不轻信,不妄断,这份远超春秋的沉稳,让林峰对岸尾家属的教养暗自心惊。
卢乎固然听得云里雾里,却被这番坦白打动。他抓起酒囊痛饮一口,抹着胡子上的酒渍道:“你此人说话绕得很,但听着痛快!”
“兄弟,一张油饼换不了一匹马啊!”林峰苦笑着按住牧民递来的缰绳,那男人却固执地把缰绳往他手里塞。
营地很快热烈起来。牧民们围着油锅收回赞叹,当金黄的油饼淋上蜂蜜时,几个男人竟红了眼眶。有人牵来战马,只为换一口甜香。
铜钱在矮桌上反射着寒光,林峰晓得这已是一个无人能破的局。
卢乎的银刀俄然停止转动。林峰趁机倾身向前:“不如我们以物易物?就像我当年在青峡县起家时那样。”他掰动手指细数,“皮张、毛毡、氆氇...当然,若能换些青塘骏马...”
中间的狗子急得直顿脚:“这团羊毛够换十张饼了,可我们...”
他俄然减轻语气:“若蜀中蚕农断了生存,谁来采办青塘的雕银器?谁又来调换这暖和的毛毯?”话锋一转,“固然蜀人不消帐篷,但这个事理,比令媛更贵重。”
鲜卑人试过,西凉人试过,就连岸尾如许的雄主也无可何如,大乾铜钱早已成为这片地盘上无可替代的买卖血脉。
帐篷里传来梁秋灵银铃般的笑声,两个仆妇正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林峰焦头烂额的模样。
当牧民为一张油饼猖獗时,他看到的是一片未经开垦的商海。
“换盐!换铁锅!”税官的皮鞭点在货色上,“油饼放三天就长绿毛,要它何为?”
牧民们摸着鞭痕,眼巴盼望着金黄的油饼,却乖乖排起长队。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