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杨元彬[第1页/共2页]
不过吴中近年来愈益富强,这县令府衙尚算气度,李续用心研讨书法,也不觉有差。可他不感觉,不代表别人没有甚么设法。正如此时杨元彬站在县令府前,神情就带着满满的倨傲。
杨元彬本只是随口一问意欲刁难,却不测听到了一个有些印象的名字,“哦?此人我也略有耳闻,李大人是因何要赠他书画?”
杨德又和他们闲扯了几句,见他们转而提及那海上的奇闻异事,这才笑着走开。还将来得及回柜台坐下,转眼便见一人从楼上走了下来。
却不料那衙役还没消停,“大人,我看那杨家公子气度不凡,像是大有来头。您真的不见见?”
李续猛一皱眉,“我早叮咛过本日不见人,有甚么事儿都给我压着,别来烦我!”
杨德内心格登一声,昂首便用力磕了个头,也不辩白,只说道:“是小人的错,但您不要打动,唐家办诗会兴的只是一时,只要耐烦等候,唐家的酒楼迟早是我们的。今后再开其他的酒馆只会越来越快。”
“我大哥早有叮咛,官商不成分炊。现在我想那唐记酒楼也快盘下了,今后杨氏酒家在这姑苏城内还要开枝散叶,也是时候去找那吴县管事的办理一番了。”
杨德笑着应了一声,叫来伴计到柜台看着店,然后自发地给杨元彬带路。两人从唐记酒楼的反方向绕了一个大圈,向着县令的府衙走去。
杨氏酒家就在这条街上,杨德天然得知了这动静,当下便道不妙。
杨德一惊,顺着杨元彬的力道仓猝往地上一跪,内心七上八下还不晓得出了甚么漏子。接着便听到杨元彬阴冷的声音,语气笃定,“你晓得唐记酒楼的事,却不奉告我。”
杨家二少纨绔名声在外,李续倒没想他会晓得唐寅,觉得他赏识唐寅才调,便说道:
杨元彬却不惧他,说道:“我乃当朝左都御史杨仁赭杨大人之子杨元彬,李大人身为县令白日里也能闭府门闲作书法,我这闲人又如何进不得?”
“恰是。”杨元彬点头。
办闲事儿好啊,可比他现下在街上胡乱转悠听那些风言风语好很多!
接下来的两日,唐记酒楼的买卖一如既往的冷僻,但唐寅等人要在这里办诗会的动静倒是悄悄传开。
吴县的县令名为李续,乃是成化年间科举轨制下出世的秀才一名,其人文采不凡,但却不通道理。故而在文坛虽也叫得上名,却只落个县令的官儿,一立便是十几年。
门外衙役的声音消停了,李续因而回到那幅字上,左看右看,最后找了个合适的位置,提笔刚要落款,突闻那书房的房门吱呀一声响,接着一个年青的声声响起。
那位但是个急性子。杨德心下感喟,面上却挂起一副笑容,端起一碟小菜走到那桌正议论着这事儿的酒客面前,“这是小店送给各位的小食,我们这儿菜品都不错,各位爷尝尝可合口味?”
李续悠悠然摸着胡子,说完才觉面前杨元彬的神采有异。
“李大人好兴趣,闭门谢客,却在这儿写字。”
杨德自是带着笑容上前与那衙役说话,与此同时,一块碎银也落到了他的手中,“劳烦小兄弟去处李大人通报一声,都城杨家二公子杨元彬求见。”
“杨二少来我这小处所何为。”李续到底还是慑于他老子的威名,没再究查其他,只是语气仍旧算不上好。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