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章 大明水师[第3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统共有100艘鸟船。”郑鸿逵说道,“4500名海军兵勇,别的滞留在清江浦的4艘洋船以及20艘乌尾船合计有2500余名兵勇。”

中原人对于地盘情有独钟,对于耕作的作物一样情有独钟。

崇祯便懂了,这是莳植风俗题目。

郑鸿逵忙道:“闽地别的州府或许莳植的多,但是我们泉州莳植的却未几,因为马铃薯和玉蜀黍口味差,蕃薯的口感好些但是吃多了轻易胀气,以是乡邻都不爱莳植,我们泉州人还是喜好吃大米,米饭的口感更好。”

就跟中原先民种五谷种了几千年了,你说五谷还没有完成选种?以是别的大陆或者国度引入五谷以后需求花几百年来停止选种?闹呢。

这就使得建奴对夏镇的封闭化为了泡影。

中原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经进入到了农耕文明。

因为他晓得蕃薯、土豆另有玉米是好东西,生耐久短、产量高并且比水稻、小麦等农作物更耐旱,瘠薄的山地都能莳植。

王家彦和胡心水分开十天以后,也就是六月初八,一支庞大的船队浩浩大荡的开到了徐州城外的运河船埠。

想到这,崇祯就轻叹了口气,看来本年是希冀不上了,只要比及来岁大范围的推开莳植以后才有能够完整处理军粮供应。

崇祯点点头,这差未几是郑芝龙海军的一半战船及兵勇了。

这也是马铃薯、蕃薯以及玉米明显在明朝中叶就已经传入中国,但是直到清朝的康乾年间才开端大范围莳植的启事。

郑芝龙升官了,郑鸿逵也跟着升了官。

船上兵器主如果两侧各6门佛朗机炮,统共12门。

五万斤玉米种充其量也就种一万亩。

每艘鸟船长约24米,宽约6米,吃水深约1.6米,排水量约为230吨,船上的战役职员在35人到50人之间。

说着话,郑鸿逵下认识的要跪倒,天子恩宠太过了。

“倒也不辛苦。”郑鸿逵真有些受宠若惊,“从泉州北来这一起上都是顺风,也就是从云梯关入黄河以后因为要顺水行船,费了些工夫。”

从先民期间直到明末期间,中原人的祖祖辈辈莳植的一向都是五谷,不管是“稻黍稷麦菽”的五谷还是“麻黍稷麦菽”的说法,归正都是没有马铃薯、蕃薯以及玉蜀黍的,以是对于莳植这三样舶来作物有着天然的顺从。

“爱卿快请起。”崇祯上前一步亲手将郑鸿逵扶起来。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

相关阅读: 魂锻九天    罗马战记    宫媒    章少凶猛,霸上小甜妻    末日之无上神技    无终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