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理念之争[第2页/共3页]
“宋亡以后,汉家衣冠另有儒家宗庙都保住了吗?”
高鸿图环顾四周,只见尽是白茫茫的水面,周遭百步以内除了他们这一叶扁舟,再见不着其他的舟楫。
崇祯哂然一笑,又道:“汉唐之亡,非亡于文武并重,宋明之式微,也不是败于以文制武,这都不是题目。”
“另有我大明自宣宗朝以后,也是内阁当政,可为何国势也是江河日下,终究连京师都丢掉?若不是朕,徐州早已失守,没准江南半壁也早已经沦亡。”
(本章完)
崇祯道:“高阁老的意义是说,大明已然进入垂暮之年?”
顿了顿,崇祯又说道:“大明自宣宗朝以后,所推行的国策也是以文制武,但是终究成果又如何呢?瓦剌、鞑靼始终是我大明北疆之亲信大患,到了万历间,乃至被建奴戋戋十几万丁压着打,高阁老不觉丢脸吗?”
高鸿图闻言皱紧眉头,一下子竟不晓得该如何辩驳。
说此一顿,崇祯又说道:“高阁老,此时舟已至玄武湖当中间,周遭百步以内唯有你我君臣二人,以是有甚么话尽能够敞开聊,不必再有任何顾忌及讳饰。”
毕竟崇祯如果真想杀他,大可不必弄艘划子把他送到玄武湖的湖心。
“大唐也是直到灭亡,都对周边蛮夷保持必然军事上风。”
“圣上此言有失公允,大宋之灭亡,另有大明之陵夷,并非以文制武而至使,乃是一个王朝生命周期而至。”高鸿图说道,“恰如一人,有青年时,有丁壮时,也必定有大哥时,厥后必定就会有灭亡,王朝亦是如此。”
暮年间,崇祯拔擢浙党、齐党以及楚党与东林党相争,实在也是以文制文。
“如果建奴铁蹄南下,高阁老觉得还能保住汉家衣冠及儒家宗庙?”
“不愧是高阁老。”崇祯抚掌笑道,“一眼就看破朕的用心。”
“大汉推行文武并重之策,乃至到汉末之时群雄并起,大唐一样推行文武并重之策,到了唐末之时也有藩镇盘据之祸,唯有大宋自太祖杯酒释兵权以后便推行以文制武之国策,直到宋亡之时都没有群雄并起以及藩镇盘据之祸。”
顿了顿,高鸿图又道:“由此可见,以文制武实优于文武并重。”
高鸿图的这一番话也确切切中关键,要想天子代代都出英主实在是太难了,但是内阁辅臣却必定是文官中的精英,要不然也不成能爬上高位。
“聊甚么?”崇祯笑道,“天然是聊人生、聊抱负、聊理念。”
“哈哈,高阁老终究说出了内心话。”
这是个极致的合用主义者。
崇祯道:“这天然是不能,又岂能有代代英主?”
高鸿图道:“此事老臣如何晓得?”
顿了顿,又说道:“浙党、齐党以及楚党之祸,莫非还不敷以警省圣上?”
“不,高阁老你晓得的。”崇祯摇点头说,“只是不承认罢了。”
高鸿图道:“李承芳与袁升调拨永王狎妓,天然是该杀。”
“那就是朕不再倚重寺人与你们文官对抗,以是让高阁老感到有些不太适应?”崇祯笑着反问道,“是不是因为这个?”
何况,有些话憋在高鸿图内心已经好久,也是憋得难受。
所谓的汉家衣冠,所谓的儒家宗庙,全都是幌子,士大夫内阁当政才是其本质。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