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基本国策[第1页/共3页]
别的,路振飞解送到徐州的漕粮还剩下100多万石。
如许一来,统统的困难不就迎刃而解了吗?这体例的确绝了!
以是终究集结到徐州的粮食应当是在900万石摆布。
不是惭愧?堵胤锡和金铉愣了下,甚么意义?
当下堵胤锡感喟道:“圣上也不必为此惭愧,凡事有得必有失,为了筹集饷银,这也是没有体例的事。”
崇祯冷哼一声又道:“之前十七年,朕对北方士民是各式奉迎,既便是流贼已经打到了京师,内帑已经连一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朕也从未曾逼迫他们捐输,可终究又如何?最后朕几乎吊死煤山,几乎把祖宗江山都丢掉!”
对着金铉、堵胤锡,崇祯说道:“总之,归德府、开封府乃至全部河南的缙绅,乃至于北方统统缙绅,大明已然没法争夺。”
但是终究,两人却都没有想到合适的方桉。
这根基上就是一道无解的送命题,但是现在却让崇祯解出来了。
崇祯说道:“朕想要跟你们说的是,全部北方,不,全部天下除了缙名流民外,另有工匠商贾以及农夫等百姓。”
但是这些设法都不如何成熟。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既能稳住南边根基盘,又能争夺北方民气,说白了这实在就是明朝版的一国两制。
现在徐州防地的边军总数是17万人。
但是将来北伐之时,难度就会成倍的增加。
想到这里,堵胤锡和金铉不由得对崇祯生出一等崇拜的心机。
“再一个,优先把黄河南北两岸各个州县的耕地分下去,其他州县的地先留着,用于第二期债券托底。”
“朕这里没有细则。”崇祯一摆手又道,“详细细则你跟河南巡抚陈潜夫商讨吧,朕这里只要几条原则,不管大口小口还是女子都按一口来计入均田,哪怕是刚出世的婴儿,只要收回过一声哭泣,就必须归入均田。”
以是,现在黄淮防地需求赡养的士卒总数为37万人。
“好!”崇祯闻言大喜,这下军粮就再不成题目了。
【注:三个壮劳力的五口之家耕作25亩就已经是极限,再多就只能佃给人种,均田亩的目标是量产自耕农,而非地主,以是人均5亩是一个极值】
不这么做,大明就连边军的饷银都发不出,更不会有一粒粮食能拿来招募乡勇,没有边军和乡勇死守黄淮防地,大明拿甚么反对建奴?
为甚么就不能南边一套国策,在北方则采纳别的一套国策呢?
乃至不解除江南的百姓北逃。
但这已经充足了,既便是遵循一人一年4石来计算,也足以赡养225万雄师一年,或者赡养40万雄师5年半。
徐州行在。
淮安府将要招募的乡勇约莫20万人。
“李自成和张献忠两报酬甚么能成事?”
从一开端,堵胤锡就看出这是柄双刃剑。
“平常时,百姓仿佛毫无进犯性,面对苛政不公只会逆来顺受。”
在现阶段,只是均田和五年免税就足以争夺北方的民气。
既便如此,堵胤锡和金铉仍以为此事没错,因为大明没得选。
是啊,有谁规定大明朝廷就必然非得采纳天下同一的国策呢?
“就是因为他们的背后有亿兆百姓在支撑。”
动静传开以后,建奴和流贼除非跟进,不然北直、山西另有陕西的百姓必定会川流不息的朝河南山东流亡。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