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训练有素[第2页/共3页]
不远处的山头上,崇祯正通过三节望远镜谛视着勤王士子练习。
别看徐应伟是一个隧道的浙江人,却有着靠近六尺的魁伟身材,配上一身威武的棉甲以及带有红色缨枪的钵胃,真跟年画中走出的门神。
从目前结果来看,这一改革还是卓有效果的。
很快,六十四个小方阵就沿着起伏的山势排成一字长蛇阵,长度近五百步。
统共有七个士子在放铳时被炸伤,一人重伤,主如果瞎了一只眼睛,这个勤王士子只能送回南京的外务府安设。
三个鼓手当即敲响挂在胸前的战鼓。
郑森道:“圣上说,到了徐州以后会有车营协同我们士子营。”
徐应伟又抓起长矛,笑问吴应箕:“次尾兄,够威风否?”
大明朝的火器就是这么让人无法。
从这,就足以看出这一个多月以来,勤王士子的练习有多当真,有多艰苦,混乱起伏的山势竟然没对他们的列队形成太多影响。
这个视觉打击就极其的激烈。
大明的棉甲跟建奴的棉甲分歧,不但款式分歧,还佩有环臂甲。
前后六排,前三排为火枪手,每排11人,间隔约三尺,后三排为长矛手,间隔约为一尺五寸,相互之间侧身紧挨一起,3排统共63支长度为一丈四尺【4.48米】的长矛直指天空,就像是一片麋集的长矛丛林。
……
看到崇祯策马过来,士子们纷繁施以平胸礼。
走了几十步以后,郑森俄然高喊道:“鼓手,擂战鼓!”
“都哒都都都都哒”的冲锋号响彻长空,本来肃立不动的三排长矛手便立即开端嗷嗷的嚎叫了起来,随即超出火枪手向前建议潮流般的冲锋。
从目前的景象看,士子营根基上已经成军。
“次尾兄,帮我束一下环臂甲。”
其他六十三个方阵的士子长也纷繁跟着命令,六十三组鼓手跟着加快节拍。
“那还用得着说吗,必定有。”郑森笃定的说道,“并且数量很多。”
看着这片仿佛无边无边的长矛丛林,徐应伟胸中蓦地涌起一股无尽的豪放,如此雄兵天下那边不成去得?多么仇敌不成以克服?壮哉!
停顿了下,郑森一正神采厉声喝道:“号手,吹集结号,全部调集!”
只不过,长矛手的冲锋就再也没法保持完整的队形。
郑森的这个组共102人,33报酬火枪手,63报酬长矛手,另有5个号鼓手,最后再加上郑森这个士子长。
而疆场上的混乱,常常都是致命的。
徐应伟嘿嘿一笑说:“次尾兄,他日北伐疆场上碰到建奴,你尽管放心放铳,因为我就站在你身后,只要我在,任何仇敌都别想靠近你!”
吴应箕此时已经完整没有了最后的门弟之见,对于徐应伟这个姥东徐氏出身的豪门后辈已经毫无芥蒂。
随即统统士子长也下达了号令,将近两百个鼓手再次改叛变奏,鼓声变得更麋集,就像下起骤雨,能把人的血液都给扑灭。
“呯呯!呯呯呯!”伴随庞大的放铳声,战线很快被浓烈的硝烟掩蔽住。
然后遵循郑森的手令扑灭火绳,举铳,对准,然后放铳。
不到半晌,士子便列队完成。
经崇祯简化以后,作为根基作战单位的队(连),就只要号鼓,号声分为集结号和冲锋号,鼓点分为行军鼓、战鼓以及放铳鼓。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