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造反从娃娃抓起[第2页/共3页]
如果段宏时给他的是整部元史,说不定他早丢去垫床脚了,可只是让他读《食货志》,李肆非常猎奇。他拜老秀才为师,一半是想操纵这老头背后的情面,一半也是想看能学点甚么。而这帝王术,在他的了解里,大抵、或许、多数是勾心斗角的权谋策画,如何能跟食货志牵涉在一起?
提及这个秀才……真是有些无语啊。
带着疑问,李肆顺手翻到钞法篇,看到的就是一副几百年前的金圆券杯具,以是也就耐着性子,对峙看了下去。
办蒙学,还是免费的,大功德。村里这个春秋段的小子有二三十个,村人们也都在头疼管束的题目,都纷繁点头,商定了每日从巳时到未时这段时候,也就是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让小子来读书,毕竟是贫民家孩子,其他时候还得帮家里干活。
搞明白了名字,李肆就带着他回凤田村,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范晋非常感激:“李小哥,别唤我秀才,唤字便可,我字重矩……”
李肆一边走着,一边提住了两个绕着他玩老鹰捉小鸡的小拆台,将他们顺手一扔,那儒衫青年哎哟一声,隔着七八米远就在伸手,仿佛想接住这俩七八岁的小孩,恐怕他们摔坏了,却不料两个小子就跟猴儿似的,在地上滚了几圈,接着就蹦了起来,哈哈直乐。
“进收支出的进?”
可正式拜师以后,段宏时段老秀才既没给他开专题讲座,也没给秘笈手稿,而是丢给了他这么一本书:《元史-食货志》!
像其他穿越者那样直接给小孩子们灌输“科学知识”、“反动精力”,把他们培养成奇迹中坚,李肆还享用不到那种福分。现在固然在村里立起了名声,可冲着村人还满口康熙爷圣明的德行,他就干不了甚么太特别的事。
借着在村里名誉高涨的机会,李肆提出了创办蒙学的设法,让村里统统六岁以上十四岁以下的男孩都来上学,还声明不收学费,他一手包办。
李肆那里来的钱?
走在前面的李肆脚踝一拧,差点扑进垄下的水田里。
这点银子跟李肆给矿场带来的效益比拟,天然微不敷道,可大师都是贫苦人,改革冶铁炉带来的效益还只能填到账面上的负债里,李肆倒是要分润大师拿到手的银子,以是他也感觉村人的诚意已经很足了。
“忌讳的禁?”
到底家中有甚么事,能让一个秀才离乡背井,从繁华的广州逃窜到英德这粤北穷乡来,李肆并没多问。看这范秀才的性子,也是捏死了都难放个响屁的主,多数是遭了恶人逼迫。归正他找的是教小孩认字写字的先生,又不是找幕友师爷,没那么多抉剔,这范晋还是个秀才,更好。
“李小哥此言差矣,戒尺笞肉,非为呼痛之声,乃是要门生凛心折膺……”
应当没这么起名的吧,犯禁?
这本是个极好的机遇,平常官老爷清算某个乡绅,其他乡绅都会伸伸手,被逼急了,大师还会联成一气对抗官老爷。可此次性子分歧,钟上位治家不严,放纵赖一品捅出了天大的洞穴,以是也没哪个乡绅出来替钟上位说话。
“贫苦孩子,皮糙肉紧,你用戒尺打他们,可得加上三分力才行。”
李肆还没涣散到束手当起“研讨生”的境地,搞掉了赖一品,只是把拦着本身前路的一块石头搬开,前面不管是只想发财致富,还是能把造反付诸行动,手底下都得有人才。想想本身也不过十七岁,时候有的是,李肆就定下了本身穿越而来的第一项耐久计谋:造反从娃娃抓起。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