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草清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北风将起[第3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好个李光地,真是深明朕心!

“都说我毒蛇,我看这李光地才是真正的毒蛇。永为定额,既是不减也是不加,可李光地嘴巴一张,只提永不加赋,这就成了‘三千年未有之仁政’!朝廷丁银每年不过三百来万两,向来都征收不齐,还常常压得处所出事。诸多处所本就按着定额在征,广东府县案,不就是因为这丁银上的肮脏才闹出来的?想加都加不了。皇上的心机被李光地这么一打磨,听起来动静挺大的,实在并不影响赋税底子。这李光地的道学心肠,的确到了七巧小巧之境……”

“四十七年再申禁矿以后,广东矿徒繁增,滋扰乡民不竭,可见督抚府县,着力不深。皇上让你去广东,除了此案,还嘱你观风查访,这处所禁矿一事,须得擎领为要务。禁矿系我朝立国之本,干系严峻。奸商欲壑难填,引细民逐蚊利而弃农稼,矿徒云集,祸蕴此中。当年陕西贩子何锡在广东海阳开矿,盛时蚁集十余万人,一时不慎,全省腐败……”

李光地看了一圈,点中一个年纪比他小不了多少的翰林。此人不但文才出众,和一样,也曾有过大起落,为此还改名发愤,此事托付给他应当靠谱。

“臣等为皇上贺!永不加赋,此乃三千年未有之仁政!”

世人的视野无声地来回着,都想起了一件旧事。四十九年江南亏空案,江苏布政使宜思恭任内亏空四十六万两。固然大师都这银子的去处,却没人敢说,但亏空被揭了出来,从县府到督抚都得赔付,谁也不肯背这黑锅。户部尚书张鹏翮两下江南,都没查出来,实在也是跟着处所一起装傻,搞出一桩咄咄怪事。最后还是皇上的面子挂不住了,不得不承认这亏空多数来自南巡,取出内帑银子抹了此事。

【1:康麻子在六十大寿搞“滋长人丁,永不加赋”,李光地的感化应当不小。这老头入阁以后,康熙每有大事,都要召他相商。《清圣祖实录》载,五十一年仲春,康熙发上谕说“滋长人丁,永为定额”,要求在直隶先实施,是“永不加赋”这一“仁政”的开端。】

康熙沉吟半晌,品出了这四个字的意义,心胸伸展开来。永为定额和永不加赋,内里的意义都一样,可永为定额说的是该做,他和翰林们都没想到该说,李光地就把这一环补上了。

“朕意便是如此,晋卿……有何具议?”

“此案同新安县知县金启贞并为一案,皇上还派了通政使汤右曾和你同为钦差,要的可不止是清楚,你可要好好考虑。”

这时候大臣们纷繁回过味来了,远到康熙二十四年,皇上搞九省轮免,近到五十年要搞天下蠲免,成果不实际,改成了三年轮免。听皇上这意义,真是在就事论事,要持续给的仁政添砖加瓦,在六十大寿上更进一步?

康熙摆驾分开,李光地来到大殿另一侧的竹帘后,几个值南书房的翰林立在内里。他们固然是内廷之人,在这朝会上却不能发言,只能和记注官一样,躲在一边聆听和记录。

见到李光地,翰林都躬身施礼,唤着“李相”。

李光地本就是吏部尚书,此案也是吏部要务,他一向挂念在心。萨尔泰恭敬地拱手点头,连道李相放心,必不辱皇命,将此事彻查清楚。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

相关阅读: 完美再遇    漫长的白日梦    [综英美]每天都有新恋情    深情露在目光中    得罪小妖精:爱上少妇的唇    道天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