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帝王仁心[第2页/共3页]
索额图和明珠、徐乾学,高士奇和熊赐履、张英、张玉书等人已经逝去,陈廷敬、郭琇、王鸿绪或病或贬。现在的朝堂上,李光地这位昔日争议颇多的理学大师,弟子满朝,无首辅之名,却有首辅之姿。可他一心和光同尘。已过七旬的年纪,外加上前多次病休,能出朝会已属不易。本来世人,乃至康熙都只当他是尊菩萨像,没希冀着他颁发定见,听他这一开口,都松了口气。
康熙只嗯了一声,表示听到了,心中倒是嘲笑,这个萧永藻,毕竟只是个呐臣。如果是马齐,该当能体味他的深意。可惜那家伙读书未几,这事帮不上甚么忙。之前还伙同诸臣凭借八阿哥胤禩,底子就是昏了头。
1712年,“以一小我的意志缔造了俄国”的沙皇彼得,固然还没戴上“大帝”的头衔,却已经将俄国打造为一个能够和欧洲列强对抗的大国。在波尔塔瓦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以后,北方劲敌瑞典已经不再是帝国的威胁。这位胡服骑射,通盘欧化,亲手给王公大臣剪胡子的沙皇,在这一年把都城从莫斯科搬到圣彼得堡,目光炯炯,俯视欧亚。
澹宁居正殿不大,只是康熙在畅春园临时听政的处所,五十九岁的天子,中气仍然实足,尾音在殿梁上嗡嗡绕着,也在殿上这十多个大臣的脑筋里带起了方向分歧的波澜。
“朕巡幸处所,每遇民家,都会问到生存。有一户五六丁的,只一人交纳赋税。更有九丁十丁的,也只二三人交纳赋税。朕就问,其别人在做甚么,小民都说并无差徭、就过着安适日子罢了。”
说到这里,康熙顿了一顿,扫视着殿内的大学士和九卿。此事他和南书房的翰林们酝酿已久,目睹时候未几,已经等不及这些大臣们出头了。在他看来,这些大臣的脑筋老是用在揣摩本身身下这宝座,到底会传给哪个阿哥这事上,而不是为国为朝廷计,他只能乾纲专断,本身把话挑明。
马齐就像是一根绳索,将康熙的思路牵到了太子和阿哥们身上,顿时让他正饱满的心境给搅乱了。太子复立,却一点没接收经验,看来是不得不再废了,储位一事,真比管理天下还难啊,朕这终考命,到底能不能美满……
是 由】.
1712年,另一名大帝也出世了,这就是以一支军队缔造了德意志的腓特烈二世。这位大帝排在亚历山大、凯撒、汉尼拔和拿破仑以后,被誉为西方最杰出的名将之一。以成败论豪杰的话,拿破仑还得排在他前面。腓特烈大帝带着小小的普鲁士,在欧洲列强的围殴中杀出一条血路,后代德意志民族之以是能傲立天下民族之林,摆布过环球的汗青,端赖这位大帝以武功奠定了根本。
一个声音又响起,让康熙抖擞起来,这是李光地。陈廷敬四十九年病休,张玉书五十年身故,眼下康熙的内阁里,就只要三位大学士顶着。固然已经内定嵩祝和王掞入阁,可面上的过程走完,还得要一两月,并且这二人一个只知兵,一个是酸儒,完整不能跟李光地这个精通理学的汉臣之辅弼比。
“圣上仁心天齐,主子等沐浴圣恩,与有荣焉……”
世人又看向礼部尚书嵩祝和王掞,可二人对视一眼,却也是一副毫不先开口的架式。他们已经内定入阁,恰是敏感的时候,必须谨言慎行。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