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墨甲青虹[第1页/共3页]
仕林充耳不闻,领着五十精锐选锋,一边退回城池,一边大声诵唱昔日岳元帅的那首《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重新、清算旧江山,朝天阙!”高亢之声响彻全部疆场,似大战前的悲歌,也似血战到底的誓词。
“荒诞!”仕林一声吼怒,喝退敌军前锋半步,许仕林俄然反手抽出青虹剑,直指徒单守素,“王权不战自退,我主定会将其定罪!但仕林鄙人,不敢做此屈辱家国之事!大宋有投降的将军,但没有投降的知县!”说罢仕林勒马回城,一众选锋紧随厥后。
赵孟炎瞋目圆睁,两军比武是他刻在骨子里的血脉觉醒,两军相隔不过五十步,但金军的一声吼怒,似要让贰内心肝火喷涌而出,他厉声应道:“这位是历阳知县许仕林!许知县!”
徒单守素身边文书打扮的行军参谋则在其身边小声道:“将军不成粗心,那城下的羊马墙,旗号猎猎,藏兵定不下八百,城池两侧皆可设伏兵,不如先派一股轻骑摸索一下真假?”
“许仕林?莫不是南朝那位状元?”徒单守素轻视的望向仕林一侧。
未几时,五十选锋身披重甲,手持朔矛,在赵孟炎的带领下,跟在少年将军许仕林身后,出城迎见徒单守素。
次晨,凛冽朔风裹挟着萧索秋雨,淅淅沥沥地飘洒在城楼之上。墨云翻涌,如澎湃的玄色海潮,将全部疆场严严实实地掩蔽。晨光熹微,却难以穿透这浓稠压抑的氛围,只能在厚重云层的裂缝间,艰巨地挤出几缕微光。四周一片死寂,温馨得乃至能闻声雨滴落下的声音,好似暴风雨前那令民气悸的安好,仿佛在预示着一场残暴厮杀即将拉开帷幕。
“徒单守素?”仕林一时有些利诱,闻听此名,既熟谙又陌生。
“我宋人虽以武功国,行的是天下正道,但外埠来犯,吾辈亦可毁家抒难,精忠报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将军如果藐视吾等,待稍后一战便知!”仕林铿锵有力的回应,不怒自威,身边世人皆是紧紧握着朔矛,满眼仇恨。
仕林不由赞叹:“这二十年,周文远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竟把历阳整座城,铸成了杀器……”
“好个宁为玉碎!”徒单守素忽而狂笑,狼牙棒腾空劈下,在泥泞门路上砸出深坑,“不出半日,本将军要拿你的骨头蘸墨写捷报!”
“恰是鄙人,早有耳闻,徒单将军精通中原文明,长于攻心,本日一见,原是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之由。”仕林双手抱拳,雁翎甲蹭蹭作响。
斥侯单膝跪地,咽了咽口水道:“五十人小队,并未见雄师跟从。”
李秉文眼神一转,禀报导:“是完颜亮的亲信,据报是东路武胜军都总管,其人善用攻心之计,两淮沦亡,恰是其人领兵,第一个杀入城池的。”
仕林长叹一声,忽而轻笑:“你是不是感觉我怕了?”
二人相视一笑,仕林指尖摩挲着当日在杭州城下拜别时,小青所赠的青虹剑,不由想起本身的爹娘和那在家痴痴等待的莲儿。
徒单守素闻言,双眼一亮,他早已听闻南朝新科状元许仕林的名号,竟未曾想会在此时此地相见。
“公然是百战之师,天一亮,怕是就要攻城了……”望着逼真的战役一触即发,仕林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寒意。
请收藏本站:m.xnxsz.com